手机站   |   客户端

“很简单,看书”

时间:2018-12-25 15:3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曾有人问著名作家二月河:“清朝的帝王、大臣是什么样的心态?你二月河是怎样知道这些人的言谈举止的?”二月河答:“很简单,看书。”——“《康熙起居注》厚厚的3本,几点起床,几点穿什么样的衣服,记录得详详细细。雍正、乾隆也都有这样的起居注。”无疑,正是花费了巨大的功夫,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经过对浩瀚的清朝史料的爬梳剔抉,才写出了“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共13卷520万字的鸿篇巨制!

所以,“很简单,看书”这个回答,看似不经意,实则言简意赅、词约意丰。看书,就是读书、学习、啃书本。准确地说,看书是人的第二对脑神经在工作,两眼直视书本内容,全神贯注,通过视神经将书本内容传递给脑中杻。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知识的源泉。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读书,就等于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开卷有益”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多看书、看好书。往昔,“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主要靠看书。如今较二月河写“落霞三部曲”的时代,书的外延宽了,手机、电脑等知识载体多了,方便人们获取知识,但也不应放下书本——“放下手机,捧起书本”——许多人赞成这样的呼吁。

捧起书本不难,难在有人视看书为畏途,懒于摸书本。他们或借口工作忙而不看书,或为装点门面走形式而假看书。对有的人来说,看书是有点儿枯燥乏味,若无对知识急切渴求的热望,没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功夫,很难看有所获。我们还应保持对看书的喜爱和绝对需求,像高尔基那样“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像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说,“板凳要坐十年冷”,专心致志,不慕虚荣,甘于寂寞,认真看书。因为,看书有益,益在“非学无以广才”“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看书”看似简单,又不简单。二月河早年在部队服役时,就是有名的“书虫”,“二十四史”曾是他日复一日的读物。至于“苦读苦耕”,古有“头悬梁、锥刺股”,今有二月河“烟炙腕”:每当深夜盹困难忍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以至多年后手腕上仍存斑斑伤痕。为写作“落霞三部曲”,他呕心沥血,积劳成疾。诚所谓看书“苦事也,亦乐事也。唯真正志于学者,乃能忘其苦而知其乐”。

“很简单,看书”,说来风轻云淡,其实大有讲究。看书的关键,在于变书中的知识为我所用。比如二月河看书,“我不是拿过来照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了,要进行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只有这样看书,才能“看”出自己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鉴别力,才不至于变成鲁迅所说的“书橱”。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知识层出不穷,党员干部更应多一些“本领恐慌”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看书作为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追求,“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因为,在看书求知的路上,同样“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林义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