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由端午粽说起

时间:2022-05-24 09:29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粽飘香。小时候,每年端午节来临的前些天,母亲便忙碌起来,她先是上山采摘一些上好的粽叶,把一柄硕大的叶片撕成细小而均匀的条状,以此作为包扎粽子的系绳。母亲包扎的粽子精巧匀称,结实而不臃肿,刚煮熟的粽子总会散发出一阵清香和糯米的幽香,那是绝对诱人的。有时候,母亲包粽子时还会往里面加点花生、蜜枣,有时放一小块咸肉,不同的佐料,自有不同的口味。上学后,才知道为什么有“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原来与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有着渊源关系,才知道粽子里面其实还包藏着一份悠远而厚重的追思。

屈原,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三闾大夫,倡导举贤才、明法度、重民生,联齐以抗秦,苍天可鉴却遭遇君王信谗、奸佞当道,耿耿不寐的这位大臣被流放汉北、放逐江南,最后到了陵阳(今安徽青阳县南)。公元前278年,当秦国攻破楚国国都郢都,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有捞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也就有了端午包粽子的习俗。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奖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移风易俗,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屈原之所以伟大,不单在于诗才之杰出,更在于他爱国情怀之炽热,爱民之情浓,忧民之心切。被贬途中的屈原写下的《离骚》《问天》《九歌》,如诘如愤,如怨如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谈到屈原,说得最多的就是爱国,引用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及“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著名“天问”,赞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世世代代国人的人格标尺。

今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喀喇昆仑戍边烈士18岁的陈祥榕生前战斗宣言,也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青阳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  林宝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