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净化政治生态 打击“围猎者”

时间:2018-06-05 10:50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受贿和行贿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受贿就一定有行贿。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各地纪委监委对受贿‘眼里容不得沙子’,对行贿行为也坚决予以打击,严惩‘围猎者’。”6月3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评论文章如是说。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办好人民事业,开拓发展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然而,“围猎者”则是污染源的重要形成致因。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事关执政之基,关乎人心向背,良好的政治生态既保护干事担当者,也发展社会生产力;受污染的政治生态,则束缚干事者,阻却生产关系进步,进而阻碍地方发展。“围猎者”正是运用打金钱牌、打嗜好牌、打感情牌、打影响牌和打恐吓牌等手段猎取甘于被围猎的“关键少数”,在正风反腐不断打击“被围猎者”的同时,必须精准打击“围猎者”,让“围猎者”没有市场,让“围猎者”付出代价,也让“围猎者”受到沉重打击。

净化政治生态,打击“围猎者”,就要让“围猎者”付出代价。“围猎者”围猎的不是干部的个体,而是其所代理的权力,权力的背后,则是利益。归结到底,“围猎者”追求的是利益。因此打击“围猎者”既要用好纪法武器,强化纪法运用,有效问责“围猎者”,又要用好诚信武器和经济武器,打击”围猎者“的痛处和弱点,对“围猎者”进行多种方式并行的融合式打击,在目的根源上进行高压严打,零容忍。

净化政治生态,打击“围猎者”,就要形成有力震慑。不断扩大打击效果,形成有效震慑,需要用好“以案示警”的震慑作用,通过行业协会和自律单位对重点企业和存在违规历史及苗头性问题企业进行点面结合式警示教育,以期达到惩治一个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

净化政治生态,打击“围猎者”,就要肃清利益纠葛。“围猎者”在对利益追逐过程中,因不符合资质条件或是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等原因不满足条件或者被有意规避,致使利益的天平倾向他人,故此“围猎者”手段频出,措施快、准、狠,对掌握权力的个体进行疯狂围猎。“被围猎者”为何能够拥有如此权利,不单单是因为“关键少数”的原因,更多的是制度建设的缺失,程序运行的失范和责任担当的失据。因此,肃清利益纠葛,让企业和个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权利,营造优胜劣汰的市环境,打造能上能下的政治环境,让利益分配在阳光下运行才是治本之策。(灵璧县纪委监委 刘海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