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切勿为“金钱”所惑

时间:2018-03-21 16:16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网站》、《安徽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安徽省首例当庭宣判留置案审查审理始末,引发关注。据悉,这是一起典型的“蝇贪式”腐败,受审贪官——霍邱县扈胡镇原主任科员薛恩来,从“见钱眼开”到“财迷心窍”,最终贪赃枉法,而锒铛入狱,又一次敲响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钟。

金钱,历来受世人所“青睐”,确实,在经济生活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说“有了它诸般称意,没了它寸步难行”还真不为过。但是,有人却偏偏要尊它为“神物”,视其为“宝贝”。笃信有了它“无德可尊,无势能热”,“危可使安,死予能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样,就吸引了一大批对金钱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于是,也就有了一个个不择手段去大把大把捞钱的贪婪之徒,天地悠悠,有史可鉴——

西汉邓通,汉文帝时为黄头郎,很受宠信,后官至上大夫,邓通官大贪欲更大,以至于私人胆敢以铜铸钱,发行天下,后人常用他的名字比喻富有,但是好景不长,到了汉景帝时,终于倒霉了,他被人告以“盗出缴外铸钱”之罪,结果,他的财产全部被没收,本人也沦为赤贫饿死街头。

唐朝官员张昌义,大搞权钱交易,私下收受一个姓薛之人贿金五千两,答应他为侯选官入选,后来,他忘记了这个姓薛人的名字,只好将二十多个姓薛的侯补选官全部选上。结果东窗事发,落了个革职查办,身败名裂的下场。

由此可见,金钱的诱惑着实不可小觑,古今如是。

因而,便有人大骂金钱为“祸害”,把人世间的种种罪恶都归结到它的头上,发出了“这都是钱惹的祸”的感慨。其实,金钱同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双重性,既能使人快乐,也能使人痛苦;既能衬托出你人格高尚,也能显示出你人格的卑劣,既能引你走向“幸福的天堂”,也能诱你步入“罪恶的地狱”。人们对金钱无论持何种态度,但金钱本身是无罪的。有位哲人说的好“构成罪恶根源的东西,并非金钱,而是对金钱的爱”。大骂金钱为“祸害”,让金钱代人受过是不公道的。真正卑鄙的不是无生命的金钱,而是醉心于钱的“贪婪者”。

诚然,当今时代,为了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多挣点钱,是无可非议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为“金钱”所惑,一旦“财迷心窍”,成了金钱的“俘虏”,就会在“贪金欲”的支配下,见钱眼开,利令智昏,胆大妄为,“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指出,人们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但“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挣钱只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这才是共产党人的金钱观和人生观,也是有别于拜金主义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好、把握好。(陈孝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