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毕力同心 共平多难

时间:2022-04-13 10:56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唐代陆贽非常看重团结的重要性,他在《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中写道:“天下之人,垂涕相贺惩忿释怨,煦仁戴明,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殄寇清都,不失旧物。”陆贽以此告诉世人,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消除隐患,保持长盛不衰、长久发展。

事实上,不管是一个人,一个集体,还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绝不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皆是在克服困难、化解风险中前进的。很多时候,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靠单个力量是很难应对的,需要上下左右毕力同心,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以实现共克时艰、共平多难。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众人团结,无往不胜。如果兄弟阋于墙,上下不团结,不仅克服不了困难,还会让小患演变成大患,乃至分崩离析,一发而不可收拾。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述了将相从“不和”到“和”的故事。面对秦国的施压和挑衅,蔺相如以自己的血性和智慧化解了危机,赢得了上下认可,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总想找茬。蔺相如则坚持团结为上,处处避让,并对门人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后,负荆请罪。由此,将相和睦,共同应对风雨,赵国国威军威颇盛。可见,只有将相和睦,同心御敌,才能让人不敢小觑。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多难,善于团结、一心为公者总能留下美名;而不重团结、不讲大义者终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唐代韩愈文章《〈张中丞传〉后叙》,记述了睢阳保卫战中将士团结御敌的故事,也抨击了那些不相互支援的做法。许远不计名利,善于团结,“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许远官位虽高,却甘愿屈于张巡之下,两人共同抗敌,虽身死名节永存。相反,当时驻军临淮的贺兰进明,“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贺兰进明心怀私心,不讲团结,放任风险发生,被后人所唾弃。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多打胜仗,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打协同仗、团结仗,“胜则全力以赴,败则拼死相救”。今天我们正处于新时代,也要清醒地看到,站在百年奋斗的新起点新方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甚至会出现一些“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可以说,推进新时代强国事业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更需要我们勠力同心、一起向未来。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过去,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今后,依然要靠团结奋斗创造美好未来。新的征程上,只要上下同欲、毕力同心,凝神聚力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共平多难、攻坚克难,就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