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崇尚节俭的汉文帝

时间:2020-10-09 15:15    来源:学习时报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不少,但有所作为又崇尚节俭的皇帝并不多,西汉文帝刘恒就是一位。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7岁被封为代王。因为刘恒的母亲薄氏一直是不被宠的“诸姬”,从没有升到刘邦“夫人”的地位,所以其母子才躲过吕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来。公元前188年,汉惠帝英年早逝,吕后专政。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宫廷发生变乱,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夷灭诸吕,拥戴刘恒登上王位。由于早年的生活经历,使刘恒养成了低调、仁厚、节俭的处事风格。单就节俭来讲,他在位23年,以上率下,一以贯之,这是很多帝王做不到的。

《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孝文帝在位23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宫室”就是宫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园林以及供皇室打猎游玩的场所,“狗马”是供皇帝娱乐使用的动物、设施,“服御”是为皇帝服务的服饰车辆仪仗等。这些都是封建社会帝王讲排场、显威严、享乐游玩必不可少的,皇帝们大都十分重视。然而文帝当皇帝23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没有增添,但凡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这与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强征劳役,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古代皇帝住的宫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台。汉文帝也想造一个露台,他找到工匠,让他们算算要花多少钱。“召匠计之,直百金。”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听了后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就是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

文帝的穿衣很是朴素,“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古书中常见到“绨”这个字,绨是厚缯,质地较粗,也就是粗布袍子。汉文帝不仅自己穿粗布衣服,后宫也是朴素服饰。当时,贵夫人们长衣拖地是很时髦的,为了节约布料,即使给自己最宠幸的慎夫人,也不准衣服长得下摆拖到地上。宫里的帐幕、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作出榜样。

文帝还打破封建社会长期的厚葬制度,在他死前,亲自安排自己的丧事。他在遗诏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为自己从简办丧事,对待自己的归宿“霸陵”,明确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陪葬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霸陵要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不要因为给自己建墓而大兴土木,改变了山川原来的模样。汉文帝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许多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独没动汉文帝的陵墓,因为他们知道里面没有啥贵重东西。

北宋文学家吴垧在《五总志》中,还记载了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的故事。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藉”。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已经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作了节俭的表率。这个故事司马迁《史记》中没有记载,也许是后人的杜撰,但放到汉文帝身上,应该是可信的。

汉文帝不仅节俭,还关心百姓的疾苦,刚当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国家供养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发给他们米、肉和酒。对90岁以上的老人,还要再发一些麻布、绸缎和丝棉,给他们做衣服。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春耕时,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耕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

汉文帝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叛乱,巩固国防,废除肉刑、连坐等严刑苛法,重视民生,减省租赋,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励精图治,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谈起汉文帝的节俭,有人认为是当时国家太穷,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当时国库里的钱多得数不清,穿钱的绳子都烂了,粮仓的粮食一年年往上堆,都堆到粮仓外面来了。因此,司马迁高度评价汉文帝说“德至盛焉”“岂不仁哉”!(吉炳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