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史鉴杂谈|好夸者死于夸

时间:2019-02-13 11: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吹大的气球最怕针,纸糊的鲜花最怕水。好夸者往往死于夸。

战国时有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那叫一个会吹牛,自恃天下无敌。结果长平一战,不仅自己身首异处,还让40万将士惨遭坑杀。赵括因此成了名不副实、夸夸其谈的代名词。

纵观历史,凡巧言令色、虚言华名,浮夸谋世、粉饰人生者,其结局大都不太好。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笔下的“尊卢沙”是这样的人。尊卢沙“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然而,他竟然以自己的大话唬住了关吏、大夫、上卿,从而得见楚王,最终以夸谈谋得楚卿之位。后来,晋侯率诸侯之师打来,楚王让他献计,他却变得瞠目结舌、束手无策,只能说出割地求和的法子。楚王气恼,便割其鼻子,将其逐出朝廷。

大话好说,牛皮好吹。但毕竟纸包不住火,是骡子是马,关键时刻一遛便知。尊卢沙言过其实,露了原形,受到“割鼻”之惩,实则是咎由自取。好在他还有改过之心,“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明朝大臣方孝孺笔下的“吴士”,也是这样的人,却没有尊卢沙这样幸运。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乱世出英雄,也出好夸者。吴士靠三寸不烂之舌,在张士诚麾下拜得将官。曹国公李文忠攻破钱塘时,吴士及其部属不加抵抗,临阵脱逃,最后被擒,落得个“好夸者死于夸”的下场。

“夸谈足以贾祸。”从赵括,到尊卢沙,再到吴士,都给出了很好的证明。

然而,对于历史的教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直至今天,在我们党内仍有一些人习惯于弄虚作假、夸夸其谈。他们为了在检查考核评比中赢得“彩头”、博得“政绩”,喜欢把“气球”吹大,搞“添油加醋”那一套。要么靠妙笔生花来包装,汇报时报喜不报忧、报亮点不报痛点;要么把想法说成做法、把估计说成统计、把预期说成结果、把别人的事说成自己的事,千方百计为自己评功摆好。

“天下之患,莫大乎任事者好为虚伪。”在西部某县,有个单位因急于出扶贫成果,使用虚假材料把普通养殖户包装成扶贫典型,结果导致该养殖户背上债务。这些事例深刻地告诫我们,绣花镀金、弄虚作假的东西,表面看似光彩照人,但必然经不住实践检验,一旦遇到严格考核、重大考验时,分分钟就会暴露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真相。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唐朝宰相李绅有首诗写得好:“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真正基础夯得实、工作干得好的单位,既不需要包装,也不需要粉饰,因为它能经受住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打掉一切夸夸其谈,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凡事“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好评便会不请自来,一旦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也能扛得住、冲得上、打得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何杜绝好夸者?根本之策就是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真正重用那些老实人、实干家。事实上,不论是赵括,还是尊卢沙、吴士,他们之所以博得高位,就在于当时选人用人的标尺不硬,使虚言浮夸钻了空子。

新的一年,如何开好局、迈实步?我们应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桑林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