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追寻初心 重致良知

时间:2018-06-20 09:2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明代思想大体上承袭宋儒理学,直到王阳明端始,才另辟蹊径。《传习录》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记载了明朝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读此书可知王学梗概,王阳明在书中提出良知之学,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语自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象山先生说“心即是理”,王阳明对此作了补充,说“心有良知”,才能分辨善恶。由此可见,良知是存在我们内心中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尺,致良知是指引我们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四教句”。其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王阳明借“四教句”告诫后人,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要追其本心中的良知。

人自有生以来,即存有天性的缺点,受种种环境的习染,往往会被私意夹杂心中,积叠成私欲,如镜上蒙尘,如水中渣滓,把最初的良知遮掩、障碍、隔断。

如何重致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需教他省察克治”,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要时常省视内心,不可放私欲随出,廓清心体,静存动察,实落用功,到无私可克,方能致良知。王阳明自己在龙场驿悟道的一段经历,正是这番省察克治功夫的践履。

良知使我们人格充实光明,直从内心到达外在行为,表里如一。此种理想的人格精神之圆满,即王阳明所谓的“良知之诚一”。《传习录》中提到,“只是一个是良知,一个真诚恻怛”。可见这种心态真诚纯一,也是致良知所要达到的状态。孟子曾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着也”。最初的良知近似童真自然的心理,但在人文复杂的环境中,便渐渐丧失了。王阳明教后人致良知,告诫其必须待在人文环境中经历世故,在学问修养和实践言行中磨练,来重致良知之心。

“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王阳明的致良知学,结合当今时代精神,致良知的内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笃行入党时的初心和宗旨,肩负起新时代中的使命和责任。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党员干部要致良知,需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要时刻保持自省、自察、自校、自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私权所困、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只有坚持省察克治、践行思悟,私欲日消,心境清明,才可重致良知。(定远县纪委监委 武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