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一张光荣证 一段壮丽史

3月31日,在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韩东来向记者讲述起一张船工光荣证承载的历史回忆。

“这张光荣证属于我的父亲张根生。我父亲于1949年4月21日凌晨接到渡江通知,当时他所在的第一梯队有三条船一起出发,最后只有他的船成功上岸。 ”韩东来今年59岁,他的父亲张根生是参加渡江战役的一名船工。韩东来告诉记者,父亲健在的时候,经常带他去渡江的地方感受那段历史。

小木船载着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并企图凭借长江天堑据守江南。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大江之上,涛走云飞,一只只小木船,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穿过枪林弹雨,驶向胜利彼岸。

池州市地方党史研究学者汪春才说:“国民党封锁长江,把所有能找到的船只都调到内河或者沉掉、炸毁,但老百姓听说解放军要过来,都用各种方法保护船只。 ”

据担负东流到马当一线战斗渡江任务的四兵团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的回忆录记载,江河战斗比一般阵地攻击更复杂,战前准备要求也更高,而在水战中,舟楫是最基本的条件;当时解放军的积极救灾扶贫为争取长江两岸的群众打下了基础,1949年4月5日,已筹集、修补大小船只443只,可保一个师同时渡江。

有了船,还得有水手。很多老船工响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不但带着自己的兄弟参军参战,还动员其他“船老大”报名,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每位船工被授予“渡江船工光荣证”。

誓把红旗插上香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奉命向长江沿岸进军,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的1000多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强渡长江。而东流、至德(1959年两县合并成为东至县)作为国民党六十八军刘汝明部守江的重要防线,是安徽通向江西的南大门,是解放军渡江向大西南进军的主要通道,属二野战斗突破地段。根据渡江前线指挥部部署,担负东流、至德战斗渡江任务的是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和五兵团十六军。其中,十五军为四兵团第一梯队,担任突破香口、茅林洲段江防,占领香山、黄山等滩头阵地,然后向至德方向发展的任务。

在渡江作战誓师大会上,军党委将印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字样的两面大红旗,分别授予第一梯队——十五军第四十四师的一三○团红三连和一三一团三连。

1949年4月21日,部队开始由望江内河吉水沟向江南的香山一线发起进攻。当晚23时20分,东北风起,天下小雨,江面迷茫,军部即号令起航突击,400余艘船向南岸疾驰。船至江心,忽从南岸飞起四颗照明弹,江面明如白昼,江南守军扫射。一三○团二营副营长陈起贵,第一个从船舱一跃而起,被子弹射中掉进江中……22日0点差10分,灯塔两边亮起了成功登陆的篝火。凌晨3点,印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字样的两面红旗终于插上了香山、黄山主峰,现红旗收藏于国家军事博物馆内。

韩东来说:“父亲回忆当年,说当时没有人会考虑个人的生死,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成功过江。 ”

红色历史永远铭记

渡江战役中,很多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月31日,记者来到了位于东至县香隅镇合延村的香隅革命纪念馆,这里被该县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烈士墙上记载,一三○团三营一连二排长杨秃保,为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5岁……这些文字和藏品静静地向参观者诉说着那段壮丽的红色历史。

“现有的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解放军将领和战士的回忆录,还流传下来不少红色故事。建立纪念馆,也是希望这些历史能被更多人所了解。 ”东至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姚北生说。

东至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工作,新建、修缮木塔红军纪念馆、徽州工委纪念馆、中共皖赣特委旧址、倪南山将军广场、江小妹烈士故居等,创建黎痕红色旅游3A级景区,推出4条红色之旅。

“庆祝建党百年,我们将依托本县的红色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并推进红色研学旅游,引导更多青年感悟历史、铭记使命。”东至县文旅局局长刘胜平说。

新闻排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