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 看“微”腐败中的“大”危害

时间:2018-10-15 09:18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夜来闲读,偶得三则寓言,皆与“吃”有关,颇有趣,今拿来与君分享:

【公仪休嗜鱼】《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载:爱吃鱼的公仪休在鲁国任要职。鲁人纷纷送鱼,但他从不接受。其弟困惑:“你很爱吃鱼,为何不要?”公仪休说:“我正因很爱吃鱼,所以才坚决不要!因为接受了鱼,就欠下了人情,就可能会办事不公,坏了法度。由此免官,那就再也吃不成鱼了。不收别人的鱼,秉公办事,就可确保我用俸禄来长久地吃到鱼。”。

点评:送人以鱼,本是常情。但公仪休却从中警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当好“官”,要从管好“嘴”开始。真心地佩服公仪休的睿智。

【猩猩嗜酒】《刘元卿·贤奕编·警喻》载:猩猩很爱喝酒。为了捕获猩猩,猎户在山脚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并编织了许多草鞋,把它们相互勾连在一起。猩猩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引诱自己上当的,便大骂起来。过了一会,有的猩猩说:“可以稍微品尝一点,只要不多喝就行。”可是没过多久,猩猩们就拿起大酒杯喝起来。又过一会儿,甜酒的诱惑终于不可抗拒了,一个个都狂饮起来。大醉之中,猩猩们挤眉弄眼,嘻笑打闹,把路旁那一串串要命的草鞋拿来,穿在自己的脚上玩耍,结果脚与脚之间形成羁绊。接下来的事儿,就可想而知了。

点评:猩猩们非常清楚,祸从“口”中生,但由于侥幸心理在作怪,结果是一发不可收拾,酿成一场悲剧。这就是一个毁灭者的心路历程。

【纣为象箸】《韩非子·喻老》载:一个叫箕子的,听说商纣王要用象牙做筷子,心里十分惊恐。他联想到:“象牙筷子不会用在土制的餐具上,一定是用在以犀角和玉石制成的餐具上。这种餐具不会盛载普通的蔬菜豆汤,一定是盛耗牛、大象、虎豹等珍肴美味。品尝这种珍肴美味不会穿着粗布衣服,在低矮的茅草房子里;一定是穿着华丽贵重的锦绣衣服,在高大宽广的楼台里。以此类推,我不敢想象最后的结果如何。”

点评:一双筷子本来只是一件“吃”的工具。然而,箕子却从中敏锐地窥探到“国运”的兴衰。怎样地“吃”,反映了怎样的“心态”;怎样的“心态”,决定了怎样的“国运”。

这些与“吃”有关的古代寓言,让我们不禁想起仍在强力推进、不断深化的“餐桌反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地方反腐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公职人员的“嘴巴”和“餐桌”。如,杜绝公款吃请、杜绝公务用酒,严禁违规升学宴、乔迁宴,即使是发放中秋月饼也会受到相关的纪律处分……

餐桌虽小,干系重大。如果说,公仪休是管好“嘴”的智者,那么,猩猩就擒和商纣亡国就是反面的典型。如果说猩猩就擒还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那么,商纣亡国则是一个国家的大悲剧。如果说,商纣王是懵懵懂懂地走向死亡,那么,猩猩的就擒就更为可怕了,侥幸心理真的害死人。没有管好自己的“嘴”,其危害性不只在于“暴食天物”的物质浪费,更在于“物欲横流”的精神毒害!

以上三个“吃”的寓言给了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见“微”而知著,防“微”而杜渐。因此,我们要从“微腐败”中窥探到大危机、大危害。精神一旦受到毒害,其结果必将向可怕的深渊滑去,这三则古代寓言便是最好的解读。

                                    (宁国市市直工委纪工委  李昵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