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从修养到信仰的“渐变”

时间:2018-04-25 08:34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自春秋战国以来,书就成为了人类传授知识的工具、传承经验的媒介、传播思想的使者。多读书、读好书,可以给人带来智慧,带来力量。《之江新语》这本书,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道理浅显易懂。回想这几年耕读的体会,最大的感悟就是思想上发生的“渐变”。

由“修养书”变成了“参考书”。读书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但看的书很杂。从小说到杂文、从名人传记到军事科技、从古文诗词到经济学术,我都喜欢看。第一次接触《之江新语》这本书,是2014年过年,姐姐给我推荐的。从书名上看,像是跟党员领导干部修养有关的,仔细翻看才知道,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省委书记四年多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的短论结集。浏览其中的目录,“路就在脚下”、“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乐在人和”、“追求‘慎独’的高境界”这些文章,确实和提升领导干部修养有些关系,但当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全部看完的时候,发觉书中不仅讲领导干部修养,更多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都非常务实,特别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工作很有帮助。于是,我就把这本书从家中带到了办公室,把它从日常的“修养书”变成了工作案头的“参考书”。

由“参考书”变成了“工具书”。总结、汇报、研讨、建议……我日常工作需要整理的文字材料特别多。但自身的知识面和知识储备毕竟有限,除了平时多听、多看、多跑外,我的主要方法就是查阅资料。《之江新语》这本书,别看它正文只有272页,但内容涵盖面非常广,政治、经济、城市、农村、民生、环保……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整理的材料中也会时常遇到招商引资、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方面的专项问题,也都能在其中找到好的观点、管用的方法。2014年,全党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建的材料特别多,而且对思想性要求也特别高,要写深、写透确实要下一番功夫。每每遇到疑问的时候,我都会翻开这本书,对应找到相关的文章,认真学习和思考,写出的文章会更加深刻、贴切。从此,这本书也就由“参考书”就变成了我名副其实的“工具书”。

由“工具书”变成了“指南书”。2015年8月,我被选派到柳沟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面对新岗位新挑战,如何快速地、很好地打开局面?我还是习惯性地翻开了《之江新语》这本“工具书”,希望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还记得,有这么几篇文章对我当时的思想触及非常深刻,“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指引,让我坚定了服务为民的信心决心;“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的指引,让我拓展了开篇布局的思维思路;“办法就在群众中”的指引,让我找到了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到村里任职后,我一直把这本书带在身边,坚持学习思考,运用书中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真心真情为群众办实事、小事。那时,这本书对我来说,它的性质又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查阅资料的“工具书”了,而是变成了践行宗旨的“指南书”。

由“指南书”变成了“信仰书”。《之江新语》一书,共收录232篇文章,处处体现着为党为国为民的情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距今已有十多年了,但其中的观点放在今天也依然没有感到“过时”。“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抓落实如敲钉子”、“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等论述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一本书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当年,《资本论》促成了全球社会主义思潮涌动,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之江新语》这本书对于我,却是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能够吸引我四年来坚持不懈地读下去、学下去、用下去。总结我学习到的不仅是立场观点、工作方法,更有一种思想上的“升华”,那就是使我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在,这本书已经升级成为了我的“信仰书”。(徐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