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丧失党性,涉嫌违法犯罪……”我们经常在党员干部处分决定中看到这样的词句,对党纪国法没有敬畏之心是导致党员干部走向腐败深渊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心存敬畏,律己、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读史可明鉴,知古可鉴今,从徽州文化中体现出的敬畏精神,依然可以让党员干部得到思想启迪。
敬畏祖先。“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是翻开胡氏族谱后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不仅有族谱,在徽州境内坐落着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古祠堂有上百座,只要是村落聚集的地方都有祠堂的身影,人们把村庄中的风水宝地,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尽可能以最大面积建造祠堂。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的,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祭祀祖先,教育来者”,祠堂历经风雨依然耸立不倒,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以胡雪岩、胡适等为代表的徽州名人的共同特性。
敬畏自然。粉墙、黛瓦、马头墙衬映在青山绿水间,村庄错落有致、布局优美,田园风光与古雅民居相得益彰,人们就地取材,将石头和木材精心雕刻装饰房屋,设置天井让阳光、雨水、空气跑进家中,人们坐在厅堂内就能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徽派建筑崇尚“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徽州人讲究风水,崇尚自然,砍伐树木或者动土都要祭拜神灵,生怕过度破坏自然会得到报应,村庄的水口树屹立千百年无人砍伐,只因人们心存敬畏。
敬畏文化。家训有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楹联写道:“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这些都是徽州崇文重学的一个缩影。胡传为了教育子女,亲自为胡适撰写了具有家训性质的教材《学为人诗》,教育他读书做人的道理;绩溪《章氏家训》第一句话便是:“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徽商走天下,念念不忘的便是家乡的教育,他们兴办学堂、建设书院、捐资助学,在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的努力下,“十里之村,不废诵读”,取得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州商帮、徽派建筑、徽派盆景,徽剧、徽菜等惊人成就。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品读徽州文化,以史明鉴可以正衣冠。(胡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