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为文之要,亦是从政做人之道

时间:2018-09-07 09:1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世间万物大道相通。领悟好读书作文之道,用之于从政做人,则必能自成格调,升华境界,利己利人。

清代张英在其《聪训斋语》中谈作文与读书的一番话,颇值得今人思考。

他写道:“读文不必多,择其精纯条畅,有气局词华者,多则百篇,少则六十篇。神明与之浑化,始为有益。若贪多务博,过眼辄忘,及至作时,则彼此不相涉,落笔仍是故吾。所以思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之病也。”

张英点出了读书作文的一个通病,即不熟不化。的确如此,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也就是说,一个人可能看了很多书籍,背了很多文章,但如果知识没有进入内心,化作灵感、文采和风格,也写不出妙文。一旦做到既熟又化,“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熟能生巧,化能生神。庄子笔下写了很多人物,譬如庖丁、承蜩老人、轮扁等,他们之所以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熟”和“化”。庖丁熟悉其对象,与刀化为一体,故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宋代苏轼的文章,自成一格,历代颂之。然而,他妙文的背后是对经典的反复学习、反复揣摩,真正做到了熟之于心、化之于文。有段时间,苏东坡坚持手抄《汉书》。有人问:“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通过抄书,苏轼竟能背诵整部《汉书》,其笃学功夫之深可见一斑。难怪后人评价苏轼:“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

“东坡尚如此,中性之人岂可不勤读书邪?”好文章、真功夫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顺顺利利就能达到的。如果没有对经典的熟记和吸收,想要成为大家,那只是幻想而已。现实生活中,那些坐不住、静不下的人,那些读书有口无心、囫囵吞枣者,那些搞表态化、形式化、功利化学习的党员干部,患的就是“不熟不化”之病。

英华光气,磨炼始出。不下苦功夫,就达不到熟和化的境界。毛泽东是文章大家,这与他勤读、精思、活用是分不开的。一本《共产党宣言》,他读了不下100遍;《资治通鉴》读了17遍,《鲁迅文集》读了3遍……正因为充分汲取和吸纳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使得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恣意汪洋,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境界有高下,先“熟”再“化”之。熟读书、会运用之后,也可能会写出好文章,但往往会有一些临摹、雕琢之感,与浑然天成、毫无雕饰还有一定距离。

欲成就精品、练就真功,就要升华境界,化熟为生。晚明张岱曾专书与何紫翔论琴:“吟揉绰注,得心应手,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已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淘洗,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无独有偶,清代郑板桥也有《题画竹》一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些都告诉我们,读书作文熟练之极,由此生成一种脱俗之气、生鲜之气,发出属于自己的声光,才能达到“化”的境界。

从读书写文章,再到做人做官,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被人们所称颂的好官,无不对本职业务十分熟悉,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相反,少数党员干部在被查处时,还不知道触犯了哪条纪律或法律,可见其平时的“不学无术”。我们常说,要把他律变成自律,如果对应知应会的纪律、法律都不学习、不掌握,又怎能变成自觉遵循、化作自律?

世间万物大道相通。领悟好读书作文之道,用之于从政做人,则必能自成格调,升华境界,利己利人。(王永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