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国务院扶贫办发文制止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

时间:2018-12-09 07:4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万兴
【字体: 】      打印

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坚决制止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要求各地在组织扶贫观摩、调研等活动中不能摆放、不得赠送扶贫产品,参加活动的人员不品尝、不收受扶贫产品。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发展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了“人情送礼”的行为,有的地方、企业以“人情”或者帮助推广产品、宣传品牌等名义向前来学习、考察、调研人员赠送“扶贫特色产品”,有的单位和人员借机收受土特产品。中部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山区乡镇,采取“企业+村民”的发展模式,以种植茶叶作为当地脱贫主打产业。企业年产茶3000斤左右,却只卖出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被当做“人情”送给了前来参观、学习、考察的人员。

对此,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通知指出,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人情送礼”行为,虽然每次涉及数量不多,但日积月累就会加重扶贫企业和扶贫合作社负担,侵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一瓜一果不是小事,一茶一饭总关廉洁。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的危害性,从严要求,抓早抓小,遏制苗头,防微杜渐。

通知强调,各相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自觉抵制“人情送礼”行为,自觉做廉洁扶贫的模范,坚决杜绝“不拿不要不办事”、故意刁难等现象。对于不收敛、不收手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进行严肃处理,通报曝光。

规范扶贫工作,整治不良作风,国务院扶贫办近期连连出招。除了制止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行为,还明确要求,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不拍摄摘帽专题宣传片,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同时要求认真做好脱贫摘帽后的扶贫工作,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12月8日在京召开的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用6个关键词概括了40年来扶贫开发的历程,其中之一就是“较真务实”。“这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优良作风。”刘永富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真干、实干、苦干,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促进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记者 初英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