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粮食产业集团纪委出台《监督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暂行意见》,这是该集团纪委总结2024年以来监督执纪实践、扎实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意见》列出28条“负面清单”,给党员干部日常作风建设标红线、划底线,聚力监督推动集团上下作风建设持续向善向好。
从“小切口”发力,做实问题整改。“集团纪委从细微之处抓起管起,动真碰硬,两名干部开会时玩手机在集团大会上被口头通报批评”“集团本部服务基层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被书面通报批评”……集团一名干部这样谈起纪委工作。2024年以来,集团纪委将收文流转、公车管理、会风会纪等看似“微小事情”纳入日常监督,开展明察暗访,强化穿透检查。针对发现的收文“阅而不批”“一批了之”,工作重部署、轻落实、不闭环,公车管理中的监管盲区、安全隐患、廉洁风险,开会玩手机等问题,累计印发通报5份、纪律检查建议书9份,督促推动责任单位、部门建章立制52个;定期汇总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坚持常态化复盘、“回头看”抽查和问题销号管理,督促问题整改见底清零。比如,针对以前公车管理的薄弱环节,集团纪委监督推动从本部改起,对全部公车安装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带动子公司公车加入该管理系统,真正让公车“跑偏”无处遁影。“目前,集团本部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会风会纪明显好转。”集团一名基层干部这样评价道。
从“大监督”发力,织密监督体系。“一年来,集团纪委推出很多真招实招,真正让我们感到纪委就在身边,监督无处不在。”集团所属粮库一名负责人发出这样感慨。研发上线“清风皖粮e码办”数字监督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赋能纪检日常监督,张贴在办公楼、粮库和生产车间的二维码如同一个个电子摄像头。集团纪委建立联系点制度,7名纪检干部分工联系9家所属公司,实行“下管一级”和“提级监督”双向赋能,提高监督质效。启动运行12个“廉情监测点”,每个点聘任3名特约监督员,有效解决基层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建立纪委统筹,推动纪委与巡察、审计、财务等四项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构建起以先审后巡和边审边巡、联合监督检查、内部监督成果共享等为主要内容的集团大监督体系。2024年以来,集团纪委累计处置问题线索25件,其中通过内部大监督发现问题线索约占40%。集团纪委一名干部说,“集团通过建立运行大监督体系,有效提升了内部监督质效,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
从“关键点”发力,服务企业大局。“集团纪委定期监督调度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情况,对进展缓慢或无进展的进行点名道姓通报,还要约谈责任单位负责人。”集团二级单位一位纪委书记如是说。2024年以来,集团纪委先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8次,约谈相关负责人35人次,督促党员干部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前期梳理出的39个历史遗留问题中,目前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的占40%。监督推动“新官”理“旧账”是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服务集团改革发展大局的一个缩影。为发挥典型问题或案件在改进内控管理、完善公司治理中的特殊作用,集团纪委扎实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强化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出台关于以“一案之改”推动“一类之治”的意见。日前,集团纪委再次总结复盘以往监督执纪实践,出台改进作风建设的有关意见,就研究决策、履行职责、为基层减负、过紧日子等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方面提出28条约束措施,并纳入纪检日常监督重点,进一步监督约束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提升效能。
下一步,集团纪委将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紧密结合集团中心工作,监督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担当,为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纪检力量。(省粮食产业集团纪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