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洁家风故事】记忆中的那枝莲

时间:2018-10-17 09:17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老家的房子就要拆了,一个初夏的周末,我又回到了这里,这个见证了我整个童年的地方。初夏的暖风轻盈而至,阳光照射着每一寸方土,温暖了大地直至万物之根。推开院门,踏入一方静土,从静谧的大自然中感悟别样的深意。小院一角的大缸里,一枝莲,悄然绽放。

是的,还是记忆中的那枝莲。那枝绽放在墨客笔端,传颂于文人绣口,穿越了千年历史的莲。古代大多文人或者清官都偏爱莲花之美,爱其之深尤爱其品行之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其最高褒奖。莲花乃廉洁之象征,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莲,立于池水之间,不显媚态,不为风之摇摆。赏莲如同赏心,一颗高贵廉洁之心。

“高洁青莲若为官,光风霁月伴清廉。世人都学莲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视线随着脚步移到客厅的墙上,一副已经泛黄的书法作品悬于正堂,作者也是院中那枝莲的主人,我的外公,一位已退休在家的老纪检干部。“莲是花中君子,廉为人之正品,‘莲’与‘廉’既有谐音,又有同义,所以古人常用‘一品清莲’表达对清官的赞誉。”话尤在耳,外公的话让我第一次对“廉”有了懵懂的印象。外公也是用他的人生在为“廉”作注。

印象中的外公是不苟言笑的。在外公担任我们地方纪检副书记的时候,晚上常有提着大包小包的人敲响小院的门,每次都见外公沉着脸让他们拎着东西赶紧离开。人走了,外公还要生半天气。哦,也不总是这样,有那么一次例外。也是一个初夏的晚上,一位50多岁的老妇人哭着上门,张口就喊冤,外公连忙把她让进屋里。从他们的谈话中,我隐约得知,老妇人的儿子向镇里举报村干部侵占征地款,被派出所的给带走了。我不知道他们后来又谈了什么,只记得外公难得温和的劝老妇人别哭了,说他们会立即着手立案调查。人走后,外婆还劝外公:“你管这闲事干啥,又不是上面派给你的,二子还在那镇上工作,你要调查不是把人都得罪完了?”很少向外婆发脾气的外公难得发了次脾气:“这怎么成闲事了?人家有反映情况的,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理。二子好好的干他的工作,自己别出错谁能拿他咋?都怕得罪当官的,就不怕寒了老百姓的心?”后来听说那个镇的领导出事了,再后来,我的二舅舅也一直在乡镇里工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当年跟他一起下乡的同事。有人劝外公趁没退时把二舅调回县里,外公坚决不开那个口,说是“年轻人在基层锻炼好”。

有人说外公傻,有人说他太耿,他像没听见,还是骑着他的大自行车风雨无阻的起早摸黑。二舅倒是没埋怨什么,跟外公一样,话不多,连周末都泡在乡镇里,镇里的哪个村都有他的熟人。开始,人家夸他:“这是老X书记的儿子,干工作跟他爹一样踏实。”外公知道后把二舅找来:“出去别介绍你跟我关系,干事不能打我的名义。好好干,得比人家更卖力!”二舅抬头看看外公,欲言又止。后来,外公退休了,有时听到人背后说二舅“办事太死板,一点不肯通融,自己不收还管人家的闲事,跟他爹一样!”外公这时倒开心了,常偷偷跟外婆说:“二小子还真不错,别看话不多,主意正,干事踏实!”

外公刚退休时,也有企业要返聘他,被他谢绝了,说是要在家修身养性。这缸莲花便是他那时种下的,字也是那时写的,半开玩笑说是给子女也没留下什么钱,留点精神遗产更长远。外公是有远见的,种下的一枝莲长成了满满一缸,还分出来送给周围邻居。几个子女,经济上不算富足,但凭本事吃饭,口碑都是好的,用外公的话,没有给他丢人的。外公退休后还是没闲住,谁家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协调个邻里纠纷,组织个社区老年人活动又成了他的主业。80多岁的人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一天不落的看,国家大事比我们年轻人还关心。这次拆迁又是他带头先拆自己家的,几个原本不太情愿的老街坊听说他都拆了,也就没多说啥,跟着签了。外公虽然是个文化人,却没那么多大道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也不过是:“我是个老党员,干了大半辈子纪检工作,这点觉悟得有。”多数时候,他是沉默的,怡然自乐的,悠然自得的,一如院中的那枝莲。

静观水中之莲,带着赏花的心情,细听花语,仿佛阅读人生真谛。莲花的茎干直挺着高居于水面之上,像那个老人挺拔了一辈子的脊骨,昂首挺胸尽情绽放它独有的淡雅之美。有一种别样的味道不需要多加修饰,有一种可贵的精神不需要给予颂扬,就在眼前,用心品味,用心体会,用心感悟。

人生苦于受世俗干扰而不得自己,苦于难辨是非误入歧途,苦于求之太多而忘记初心。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纪检人,渐渐懂得,人心之清明才是关键。纪检人更当明事理,懂为人之道,以德为先,守本分,与人真诚友善,不做唯利是图之小人,自觉阻隔不良风气。纪检人当记,清明廉洁方可净化社会之根本,培养高风亮节之社会风气。

所叹,人心常易受蛊惑;所幸,心中有廉终清明。我爱莲,我懂莲,我愿成为一枝莲……(阜阳颍东区纪委监委 周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