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我们需要一缕清风明月的情怀

时间:2018-03-22 12:38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曾作前后两篇《赤壁赋》,其在《前赤壁赋》中感慨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许多多苏东坡的热情仰慕者,仰慕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也不仅仅他是一位亲民的官员,始终关注着百姓疾苦,更多的是他拥有淡视天下物的风骨以及从不羡慕和苛求奢华生活的自然情结。这种情结恰恰是让今人所仰视的,因为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一种韧劲、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淡视名利的价值追求。

盖古之胸有大情怀、大悲悯者,忠诚报国者,赤诚爱民者,心中都装有一股清风、一轮明月,以这种清灵之气作为内心的支撑,而使他们为官做宰的生涯充满厚度、深度和强度,进而为历史所铭记。

在读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时候,我们至少应想到三层意蕴:一则,哪些该为自己所有,哪些不该为自己所有,自有相应的规则所确定。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绕不开公与私、利与义的关系,任何假公济私、逐利忘义,都为党纪国法所不容,为社会公德所唾弃;二则,不该自己得到的,无论是财富、享受、待遇还是荣誉,心中丝毫都不应当惦记,行为上即便是唾手可得也要“莫伸手”;三则,不该为自己所有,不管采取何种措施通过何种不正当的途径拥为己有,都只是暂时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加倍偿还、得不偿失,陷入悔恨的深渊。

反观当前频发的贪腐案件,无论是曾身居高位的“大老虎”,还是曾掌管着一定资源的“小苍蝇”,之所以最终或受纪律处分,或被组织处理,或身陷囹圄,追根溯源莫不缘于不该取而取之的贪婪之心。概览贪官们的忏悔录,虽然每个人走上贪腐之路的心理路程各有不同,但最普遍的一个内心动因就是:不加节制地利用自己手中现有的权力去摄取不该为自己所有的东西,这是价值观的扭曲所致,更是内心境界的低俗所致。

人生幸福与否,不在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不在于身居位置的显与微,不在于权力支配的大与小,更不在于外在物质享受的厚与薄,而在于内心高尚追求的达成过程。“何时无月,何处无竹柏,唯缺吾两之闲人耳”。能不能听到、看到、体味到和享受到世界处处不在的幸福元素,关键在于个人的内心、精神和意志。若以担当之志投入到自身的履职尽责之中,即便每日披星戴月、尽心竭力,却不乏充实自豪;以清廉之德坚守岗位恪守底线,即便粗茶淡饭、粗缯布衣,自会心存清静愉悦。反之,若以贪婪的眼睛看待世界,即使衣食无忧甚至腰缠万贯,依然会贪得无厌;以欲望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总会投机钻营,一心所求的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把身边那么多的美好时光都浪费在费尽心思满足于物欲的享受中去。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千年历史洗涤,愈发绽放经典的光彩,凸显精神的崇高。能够生活在这个新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只要我们能摆正心态、端正理念,处处都会有清风明月。努力于应该努力的事业,关注着应该关注的职责,虽平凡却不乏价值,虽平淡却不乏成就。(颍上县纪委监委 吴琼)

新闻排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