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一口米缸见证群众纪律的萌芽

时间:2021-07-15 10:5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质米缸。这个米缸高61厘米,腹围167.7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27厘米,鼓腹、曲颈、圆口、竖条纹,就是一口普通的农家米缸。它之所以能被收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正是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群众纪律的萌芽,体现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任何旧军队的本质区别。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向萍乡方向退却。9月25日,在从芦溪向莲花前进的路上,由于侦察不力,敌情不明,“后卫第三团遭到敌军袭击,损失人枪各二三百”,总指挥卢德铭也英勇牺牲。当天晚上,工农革命军到达莲花县甘家村。甘家村的百姓们弄不清来的是什么兵,都东躲西藏起来,农妇陈娇枝也躲到娘家去了。部队进村时一个老乡也找不到。

这一天,拂晓就开始战斗,突围后又一路急行军,战士们又累又饿,疲惫不堪。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不知谁叫喊了一声,“快来呀,这里有粮食!”原来在一间破陋的矮房墙角,发现了一口古铜色的米缸,装着半缸白花花的大米。按说没见到老乡本人就拿走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想到这些天一直在匆忙赶路而食不果腹、士气低落的战士们,炊事班班长心酸不已,犹豫不决。最终,为解燃眉之急,只得把老乡家里的半缸米做成了饭,让战士们先填饱肚子。毛泽东同志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炊事班班长,责令部队务必照价赔偿。因为没有那么多银元,部队临走时留下了一床棉絮和4块银元,放在米缸里用来抵米钱。第2天,部队离开甘家村,村民们也陆续回到了家。陈娇枝夫妇回到家里,当发现自家西边小屋里的半缸米没有了,但米缸里塞了一床棉絮和4块银元后,心里非常激动,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不久,此事在全村传开了,大家都说工农革命军的好话。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翻了身,添了新家具,唯独这口缸没有舍得换,成了陈家的传家宝。1969年,米缸被陈娇枝捐赠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现在是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里,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秋收起义之前,党内尚没有明确的“群众纪律”概念,更遑论规范新生的工农革命军如何和老百姓打交道。同时,自秋收起义以来,部队接连吃败仗,再加上“当时的军纪很坏,政治训练的水准很低,而官兵中有许多动摇分子”,队伍里偷鸡摸狗、打骂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况让毛泽东同志很是担忧,一直在思索如何扭转这种情形。以这口米缸为起点,毛泽东同志在不久之后分别在枫树坪提出行军三大纪律、在荆竹山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在遂川又宣布了最早的六项注意。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行动准则。

红军战士写在包袱布上的“六项注意”。

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一个红枣,不损坏老百姓一捆稻草,这样的队伍是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闻所未闻的。井冈山的老百姓亲身感受到红军严明的纪律,交口称赞,自发编了山歌加以称颂:“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正是依靠铁的纪律,工农革命军才能迅速在陌生的环境中赢得群众的拥戴。

甘家村的米缸里,种下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种子,长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群众纪律的萌芽。正因为有了铁的纪律,工农革命军才赢得了赖以生存和依靠的群众基础,才有了根据地的红旗始终不倒,才有了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与辉煌。(李晓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