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一百堂党史课 | “三个不相信”闪耀精神伟力

位于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的一处烈士陵园,苍松似海、翠柏环绕。这里纪念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陵园大道中央,杨根思手抱炸药包、怒视敌方的雕塑巍然挺立。

翻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谱,“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名字位列榜首。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这样评价他: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杨根思1922年生于泰兴的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年幼的他在地主家做过放牛娃、在上海地毯厂签了卖身契做过童工,直到1944年初新四军来到泰兴,他才光荣地加入了革命队伍。

杨根思烈士陵园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是杨根思生前送给老班长吴春林留念的个人照。杨根思当年入伍、入党时,老班长吴春林正是他的介绍人。吴春林的女儿吴晓静,从小听着父亲讲述杨根思英雄事迹长大:“杨根思不太会写字,就让我父亲帮他填表。在入党动机一栏,他特意要父亲加上一句‘我这一辈子都交给党了’。”正是有着这样绝对忠诚的崇高品质,杨根思在党旗指引下前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慢慢成长为一名战斗英雄。

解放战争期间,杨根思靠着过人的胆识和身手屡建奇功。1946年10月,在攻打郭里集的战斗中,他承担了爆破任务,冒着敌碉堡里喷射出的一条条火舌,先后三次奋不顾身冲上前线,最终将敌人的碉堡炸飞,“爆破大王”的美名由此在部队传扬。

在1947年1月攻打山东枣庄附近的齐村战斗中,他为保障部队迅速全歼守敌立下大功,并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11月,杨根思作为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带领全连169人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他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战斗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那一年,他刚满28岁。

当年11月29日,面对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对小高岭阵地的狂轰滥炸和轮番进攻,杨根思说:“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疯狂,有我们在,阵地就一定在。”他带领30多名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血战长津湖。

激战中,一批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杨根思率部顽强抗击,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泰然自若,坚定地挺立在阵地上,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坚守了军令状里“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陵园副主任陆蔚介绍,杨根思烈士的英勇事迹影响和激励了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黄继光牺牲后,从他的包里发现三本连环画,有一本就是《杨根思》。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1953年,朝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近年来,人民没有忘记杨根思,他先后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和“最美奋斗者”。

“三个不相信”精神,在战争时期是战胜强大敌人的思想武器,在新时代则激励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杨根思的出生地根思乡,已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农业乡镇,建设成为工业经济逆袭上扬的“明星”乡镇。

在“三个不相信”精神的感召下,泰兴市纪委监委每年都会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走进杨根思烈士陵园,重走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重讲红色故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泰兴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牢记杨根思为人民而战的斗争精神,勇于直面困难,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今年5月起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相对突出的农村小型工程建设、惠农补助资金发放、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多个领域进行重点整治,目前已排查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60余条,立案查处违纪违法人员19人,以群众看得见的成效奋力答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时代课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