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植树节挫议“护林”

时间:2019-03-11 15:2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植树好时节。

国人一向爱借树喻人。《论语﹒子罕》里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是孔子借松柏喻君子——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方知谁是真正的君子。“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开放,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树,深深扎根泥土,经受风霜雨雪,向着阳光生长。而我们华夏儿女,何尝不是扎根在中华大地的土壤,汲取着五千年底蕴的养分呢?做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也要像一棵树,深深扎根在基层,不断磨练,茁壮成长,最终枝繁叶茂,回馈这片热土。

人们习惯上把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喻为政治生态“护林员”。可总有人对其有偏见,提起纪委监委,就觉得是“找茬”的,那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纪委监委工作的性质,没有看到纪委监委主要工作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缘故。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党员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可见,只有对不可救药的“烂树”,才需要将它连根拔起,以免祸害整片森林。而对“病树”就需及时救治,对“歪树”要迅速扶正。因此,“护林员”们必须区分情况,对症下药,而不是看到问题就一网打尽。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守好政治生态的“清风林”,让更多树木都能成材,让整片森林焕发生机活力。

树遇病虫害需防治,以防为主。造“清风林”也要定期“用药”,把“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需我们定期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不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

对旁逸斜出的“歪树”,要及时匡扶,尽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补救方可矫正,需要纪检监察干部持续发力,加强日常监督,防微杜渐,用纪律红线拉回正位,不让它们再度偏斜。

对已受病虫害侵袭的“病树”要“听诊号脉”,开出“治病药方”。重点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让误入歧途者迷途知返,让违纪者悬崖勒马,防止“病树”变“烂树”。

对无可救药的“烂树”,须发现一棵,拔掉一棵,决不能让“病毒”在整片“清风林”肆意传播,传染上其他健康的树木。对于有些讳疾忌医导致病入膏肓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动真碰硬,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将他连根拔除,从而维护整片森林的风清气正。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维护好政治生态的“清风林”也绝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护林员”们不断强化履职能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精准执纪监督,还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扶“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让“清风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天长市纪委监委  陈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