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用好“四种形态” 筑牢纪律防线

时间:2018-11-12 09:28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冠子》世贤第十六篇中记载:魏文王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扁鹊阐述的“良医治未病”的哲理,对于我们正确运用“四种形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打虎拍蝇,重塑了党的形象,赢得了党心民心、畅通了党风政风、堵塞了制度漏洞,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正本清源,筑其“魂”。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全面从严治党如同治病,最有效的是抓早抓小,管长远的是抓思想抓信仰。剖析近年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皆是心不静,思想“长毛”、“灵魂”丢失,盲目攀比。在众多的“忏悔录”中,可以看到,“他们”有的喜欢比官职、比财富,比'潇洒'、比享乐,比来比去,把自己比寒酸了、把党性比没有了、把信仰比丢了,最后把自己比到监狱里,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结合单位工作特点,人员思想,拿出更大的力气、更多的时间,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不断从源头上防止“病源”扩散, 像扁鹊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习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把“心学”化为“行动”,做一个对党绝对忠诚的人。

关口前移,塑其“形”。纵观近年来查处的诸多案例,很多腐败分子的腐败并非始自为官之初,多是在官越做越大、自我警醒越来越少、胆子越来越大后才导致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就是缺失自我监督、缺少提醒、缺乏相应的“红脸出汗”,对此,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这就要求我们纪检监察部门要将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视为重要职责,坚持关口前移,打好“预防针”,在发现党员干部有犯错误的苗头时,要予以指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分析“病因”、找出“病根”,定规矩、立制度,让制度建设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不断规范准则,万不能放任不管,令其胆子越来越大,错误越来越重,滑到犯罪的深渊,要像扁鹊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才能让我们的党员干部永远是“好同志”,永远“不跌倒”,永远“继续前进”。

刮骨疗毒,绝其“根”。历史反复证明,腐败是社会毒瘤,是亡国的最大祸患。如今,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相继完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更要牢记使命担当,守好阵地、寸步不让,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管什么人、无论职务高低,只要搞腐败就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要以“人民”的名义将反贪风暴进行到底。

党纪处分的目的不是要打垮一个党员,而是要将其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作为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精准把握“四种形态”,及时“咬耳扯袖”,体现“严管厚爱”,让“正歪树”和 “治病树”成为常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的“护林员”,维护好整个森林的“健康”。(宿州市埇桥区纪委监委 王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