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礼尚往来要守住“节点”

时间:2018-02-09 08:59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年末岁尾是阖家团聚的幸福时刻,也是人情往来、亲友走动的高温时期。古语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一深植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慢慢流淌,浸润了无数炎黄子孙。在古代,礼尚往来是在弘扬一种邻里和睦、守望相助、重情厚义的淳朴风气,为维护社会团结、和谐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其正面意义。但在当下,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干着拉拢腐蚀党员干部的勾当,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中央持续的反腐高压之下,虽然党员干部大吃大喝低调了许多,“礼尚往来”也少了许多,但是情况仍不容乐观,一些“礼尚往来”正以更隐蔽的形式在滋生蔓延。比如,公款吃喝由饭店转移到企业食堂、一桌餐,名烟名酒也被微信红包、购物卡所代替。可谓是花样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不管披着哪一件外衣,都无法掩盖违纪的事实。

对于礼尚往来,不少党员干部都明白其中可能存在“陷阱”,有可能会被“围猎”,但往往因为现实利益诱惑抑或人性的弱点,致使自己最终踏上不归路,坠入万丈深渊。不少礼尚往来因为打着公事公办的旗号、披着礼仪文化的外衣、戴着节日拜会帽子,往往是送礼者镇定自若,收礼者稳如泰山,彼此心知肚明。殊不知这种动机不纯的礼尚往来不仅腐蚀了党员干部,而且误导了社会风气。那些表面上是朴实无华的战友情、同学情、老乡情,实际上则是一种打着“礼尚往来”旗号进行“权钱交易”的官场潜规则,是行贿受贿的“遮羞布”。

曾有落马官员在忏悔书中写到:“享受多了,眼界高了,因而把逢年过节收红包当作正常的礼尚往来,对金钱的贪欲也就随之见诸行动。”可见,越是重要节日,党员干部们越要保持警惕,绷紧纪律这根弦,把“礼尚往来”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紧守廉洁“节点”。一旦庸俗化理解“礼尚往来”,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去践踏党纪国法,思想上的廉洁阵地就会失守,结果只能是腐化堕落,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最终受到法律的惩处。 (胡永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