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特别报道】淮南优化政治生态 推动廉洁发展

时间:2017-10-02 07:21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5年来,淮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和网络举报8814件(次);处置线索5485件(次),立案查处4046件,结案3746件;处分349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115人,乡科级干部585人,受党纪处分2966人,受政纪处分879人,受双重处分35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11人。

坚持有贪必惩、有腐必肃,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党的十八大以来,淮南市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在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反腐败最直接最有效手段的同时,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工作亮点,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专题教育专项整治,全面推动廉洁发展

2015年4月,淮南市举行“实现廉洁发展”警示教育报告会,会上3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痛苦经历和悔恨心声,汇报了他们在监狱改造的心路历程,发人深思、令人警醒。1000余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现场聆听报告,接受了警示教育。

“这次报告会是给全市领导干部打预防针,上警示课。”一位县级干部表示,应该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规范从政行为,克服侥幸心理,倍加珍惜工作岗位、政治生命和家庭幸福,切实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组织负责,把自己的前途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淮南市相继发生了原市委书记方西屏、原市长曹勇等人严重违法违纪案件,严重破坏了淮南的政治生态,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痛定思痛,淮南市委深刻认识到,离开了廉洁发展,必然纪律松弛、秩序混乱、风气败坏、人心涣散。

从2015年2月至6月,淮南市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了“实现廉洁发展”专题教育活动,活动不分段、不转段,从突出学习重点,统一思想认识;深刻反思剖析,落实整改措施;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四风”整治,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坚持从严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的建设;加强依法治权,规范权力运行等6个方面统筹协同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的自律意识,查纠了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确立了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形成了“廉洁发展”的长效机制。

活动中,淮南市委紧扣重点领域、民生领域、关键环节等重点,从聚焦群众关切入手,部署在土地、交通、房地产、司法、教育、医疗、社保、涉农、行政审批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看到了正风肃纪的新变化、为民服务的新成效。其中,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结合“实现廉洁发展”专题教育活动,制定实施窗口36条“亲切服务”规范和“六个严禁”工作要求,精简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推进网上审批和 “一费制”改革,打造了优质政务服务。在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的全省政务服务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该市(含县、乡两级)综合评价得分在全省16个地市中位列第一。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政治生态,淮南市又将“实现廉洁发展”专题教育活动整改提高和建章立制工作融入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中,着力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

为了让党员干部知纪、懂纪、明纪,始终做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淮南市编印了《警钟长鸣》、《利剑高悬》、《以案为鉴》等警示教育读本,剖析淮南市部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利用已建成的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待1.5万余人接受廉政教育,增强了警示教育效果。

巡察“全覆盖”,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建立实行市、县(区)党委巡察制度,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2015年以来,淮南市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开展,建机构、强队伍、重谋划、求实效,扎实推进巡察全覆盖,充分发挥巡察工作的尖兵和利剑作用。截至目前,该市县(区)巡察机构共巡察224个单位,发现违反“六项纪律”方面问题1518个,党员违纪违规问题线索352个,124人被立案审查,92人受到党政纪处分。

淮南市巡察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坚持 “三个必须”,即:要求市委巡察组在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时,分管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和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参加反馈会,并对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市委领导必须定期召开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及时掌握并督促问题整改;市委巡察办必须建立台账式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台账对巡察整改工作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日常督促考评。市委巡察办对巡察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每次动员前开展培训;坚持市委五人小组会必听每次巡察结果汇报;坚持巡察后及时在《淮南日报》通报巡察结果;坚持问题见报后跟踪问效,由市委负责同志定期召开整改督促会,限期整改;坚持问题整改到位再次在《淮南日报》通报,强化外部监督,真正把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巡察利剑作用落到实处。

“阳光村务”,晒明白账架“连心桥”

一大早,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镇姚北村村民杨杨就打开自家电脑,登陆“淮南市田家庵区阳光村(社区)务监督平台”,选定所在乡村,输入个人账号和查询密码,即可查看该村详细的财务报表。杨杨告诉记者,“现在小到购买一支笔,大到工程建设,村里的每笔账都清清楚楚记录在案。”

早在2014年,淮南市田家庵区率先在安成镇、舜耕镇的29个村居推出“阳光村(社区)务”监督平台,由该区各乡镇纪委牵头,联合党政办公室、民政、财政、“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公开党务、村务、三资、村级便民服务等内容,共享原有相关信息化系统数据,统一发布在阳光村务平台之上,做到“阳光村务网上公开”,定期亮家底、晒账本。

“老百姓最关心的‘痛点’是什么,阳光村务平台就公开什么。”安成镇廖湾村党支部书记廖淮萍介绍,村务公开信息共分为党务、村务、财务三大类、18个子栏目,“像老百姓极为关心的工程建设、宅基地审批、集体资产处置、惠农政策、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内容都纳入了村务公开栏目。而村里每月的收入支出明细表、开支发票则由村上报到镇,也由镇阳光村务专职工作人员统一录入村财务公开栏内。”

以加强村(居)务监督,提高村(居)事务民主化管理水平为着力点,淮南市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网上阳光村(居)务监督平台的实施意见》,并在全市二县六区全面推行以“三公开两承诺一公示”为主要内容的网上阳光村(居)务监督平台建设,实现了对村、社居委“人、财、事、权”的立体监管,促进基层民主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目标迈进,有效预防基层腐败发生。

“过去我们了解村里边的事,好像是雾里看花。实行阳光村务后,村里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大家都明明白白。”村民们普遍反映说,如今村级财务不再是糊涂账,真正做到了阳光透明。

网上监督平台在服务群众、拉近干群关系、理顺群众情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群众通过网上留言、公开电话、邮箱及信访等形式反映对公开内容的质疑,各级阳光村(居)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解答、转办和督办。各村(社区)自收到上级阳光村(居)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办单2个工作日内,对群众提出的意见给予解释和答复,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并将结果及时公开公示。

“阳光村务”让各项村务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力度,从源头上大大减少损害群众利益事情的发生。

从严治党擎起朗朗乾坤,风清气正凝聚党心民心。当前,淮南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以更加鲜明的态度、更加坚韧的毅力、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