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执纪就要“骨头硬 心思细” ——记五河县纪委常委赵寒亚

时间:2017-09-14 06:4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万兴
【字体: 】      打印

 赵寒亚(中)和同事们研究案情

“骨头硬、心思细”,是众多同事对五河县纪委常委赵寒亚的“画像”。提到他,领导和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

自2002年走上纪检工作岗位以来,从一名普通乡镇纪检干部到担任县纪委常委的14年间,赵寒亚共组织查办案件近100起,其中大案要案30余起,涉及科级干部40余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先后受到市县纪委多次表彰,个人荣立县政府三等功、市政府嘉奖,2017年9月荣获中央纪委嘉奖。

 “怕得罪人我还咋干纪检!”

在小县城工作,人们只要一“叙”,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戚朋友。一旦“上”了案件,说情的、“吹风”的、“旁敲侧击”等等接踵而来。

对此,赵寒亚常说:“纪检干部就是要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绝对不能拿党纪做人情交易。”

话说出来容易,但要做到“掷地有声”确非易事。

2013年,赵寒亚主办县粮食局原局长李某某受贿案件。旁人看来,李某某从政多年,人脉丰厚,是个“烫手山芋”。

果不其然,刚一“动”他,众多亲友、老领导等等纷纷请其“网开一面”。结果如何?对亲友,赵寒亚严词拒绝。对老领导,他是“歪理正理”轮着说:“没有我赵寒亚来调查,也会有李寒亚、王寒亚来调查,对不?再说了,任何人违反了党纪国法都应当受到处理,请老领导理解纪检人的原则。”

最终,说情者逐一退却,李某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个案,一旦遇到窝案又该怎样坚持?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2015年,赵寒亚发现两个不同单位的主要领导出现共同违纪情节——违规为亲属改年龄、提前退休领取养老保险金。这是巧合?不对!要不然违纪情节怎么“如出一辙”?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有“大文章”,并立即向领导汇报,建议扩大调查。

此时有人“善意”的提醒他:“能办成这事的都不是一般人,估计没几个比你官小,少惹点麻烦吧!”

赵寒亚心里虽明白但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工作组连续奋战4个多月,从上千条信息中核查出69名违规人员,终于使这起骗保窝案水落石出。最终,31名领导干部被立案处理,其中科级干部12人,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原大队长王某等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为国家追回损失310余万元。

这起案件办理中,赵寒亚曾斩钉截铁地告诉身边同事:“怕麻烦我还咋干纪检!”既表明自己的态度,也为工作组打气鼓劲。

“办案,关键要用心”

多年来,赵寒亚勤钻善悟,光是案件工作笔记已经记满了5本厚厚的笔记本,就是靠着自己的不断积累总结和实践摸索,他从一名普通乡镇纪检干部逐渐成长为办案的“行家里手”。

2009年和2011年,他2次被省纪委抽调参与大案要案查处,办案能力得到高度认可。担任县纪委常委后,他仍不放松个人学习,在2015年全市纪检监察案件初核和安全办案竞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

办案中,赵寒亚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用心观察,思路敏捷,审时度势,善于突破。他常常对身边年轻同志说“办案,关键要用心。”

2014年,他主办县教育局原党委委员、县职教中心校长张某某案件。张某某学历高、见过“世面”,心理素质好,几次谈话,避重就轻,东扯西拉。为此,赵寒亚表面上不动声色,陪他一起“打太极”,让其放松警惕,外围却紧锣密鼓秘密收集证据,最终以张某某妻子的一条线索为突破口,把大量证据事实突然集中托出,一举攻破其心理防线,案件顺利告破。

与出其不意突破教育局张某某案件不同,2016年,赵寒亚组织查办县供电公司人员贪污受贿窝案,在对运检部原主任沈某某实施“双规”中,隐约意识到营销部原主任王某有重大违纪嫌疑,但线索不清晰。对于这种情况,赵寒亚决定“攻心为上”,他亲自上阵,向其讲明政策、晓之以理,自己整整两个小时谈话不停歇,让王某根本没有思想斗争的时机,同时利用其妻子已怀孕的情况予以亲情感化,最终王某如实供述了受贿情节。

2013年,办案中他发现,基层纪委人手少、人情干扰大、线索成案率低。经过认真调研,赵寒亚等人向领导建议,将乡镇、县直单位纪检干部混编成立协作组,由县纪委统一调配,对基层案件实行交叉调查,这一想法得到领导认可,并最终形成了《五河县纪检监察协作组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这一做法很快被市纪委作为经验大力推广。2016年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协作组共初核违纪线索32件,立案24件,处分党员干部22人,成效显著。

“作为父亲、丈夫和儿子,我都是不称职的”

工作之余,赵寒亚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伴家人。因为他心里有底:在家人眼里,除了工作,其他方面他都是“不称职”。

2011年1月,赵寒亚被抽调到省纪委参与办案。就在他刚离家的一段时间,处于高三关键期的儿子突然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一天,儿子偷跑到网吧上网,妻子直到下半夜才把儿子找回。妻子心急如焚,当晚就在电话中哭诉着让赵寒亚尽快回来。赵寒亚内心十分着急,却始终未向办案组领导开口。

到了轮班休息,他奔波300多公里回到家,和儿子单独长谈了3个小时,次日又匆匆赶回案件组。就从那天起,儿子竟逐渐远离了网络游戏,当年顺利考上了河南理工大学。

事后赵寒亚告诉妻子,当时自己没有打骂孩子,而是用不在儿子身边的自责和父爱亲情深深的打动了儿子。

赵寒亚深知,这些年来,因为长年累月工作在办案一线,自己欠家人的太多了。“作为父亲、丈夫和儿子,我都是不称职的。” 对于家庭,他常常感到内疚和遗憾。儿子尚且年幼,可以有许多时间陪伴,妻子虽然辛苦,老来可以照顾补偿她。可是,老母亲已经年近七旬,对老人而言,儿女的陪伴和照顾是最可贵的,有一次老母亲胃病复发,因为案件的需要脱不开身,只能让妻子带着母亲到医院看病和照顾。

但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作为反腐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自己亲自查办了近百件违纪案件,恪尽了一名党“忠诚卫士”的职守,虽苦犹荣。

“奉献源于热爱,丹心成就非凡。”14年的纪检春秋,赵寒亚用勤奋和成绩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应有形象:忠诚、干净、担当!(李雪原  窦凯 赵红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