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喜迎十九大】广度、尺度彰显力度、态度

时间:2017-09-08 10:16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历程与成效,安徽纪检监察网“月评E题”本月以“喜迎十九大,说说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故事”为题,邀请干部群众畅谈这五年来身边的变化、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故事和自己切身的感受,现选择其中的优秀文章和大家分享。 

“安徽省质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琳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玉奇、王毅军接受组织审查……

合肥通报四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蚌埠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现如今,点开省纪委网站,全省各地执纪审查的最新战果即时刷新在眼前。上至厅官下到村干,只要胆敢踩红线,就一定会被处理,而且还得在群众面前亮亮相。党的十八大以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纪违规典型案例,从“新生事物”到“蔚然成风”,数年间,广度、尺度不断提升,背后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力度,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

广度的体现在数量和范围上。中纪委网站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9万起,曝光1.99万起、2.66万人,占查处总数的55.7%、55.3%。2016年共查处问题4.08万起,通报曝光就有4.02万起,5.92万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16年,也就是超过98%的问题被通报曝光;通报曝光5.92万人次,超过了5.77万的处理人数,也就是有的人在不同层级被多次通报曝光。曝光数量和比例都在大幅增长。通报的类型也不断拓展,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群众身边腐败、从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到扶贫领域问题,群众关心关注什么,纪委就通报什么。职位也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不管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只要“搞名堂”“耍任性”,都能“扬名”。还记得我们第一次集中发布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时,报纸、网站和微信纷纷转载,热议如潮,甚至还有群众打电话来专门点赞,让我们看到了群众对反腐败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

尺度是从点名道姓开始破冰。刚开始,通报中出现最多的名字是“某”,像是一层层马赛克,雾里看花。逐渐的,通报的解析度越来越高,姓甚名谁,干了什么事,背了什么处分,一清二楚。没了遮掩,多了震慑,让党员干部压力更大,也更深刻地认识令行禁止和正风肃纪。对于点名道姓通报的威慑力,一些受了处分的干部深有感触:“只要不点名道姓地进行通报,给个什么处分都行,咱丢不起这个人。”点名道姓通报,点中了违纪人员的“麻骨”和“七寸”,对身边的人也是极好的活教材。同时,通报也不仅局限于案后,而是从立案就开始,处分、移送、判决全过程无死角曝光。以前,要是哪个领导干部被立案调查了,大家都是讳莫如深,偷偷打听。现在可不一样。最近一个朋友悄悄问我,你知不知道,那个局的副局长谁谁好像被你们带走了。我笑了笑说,看网站,上面有答案。

通报曝光的广度和尺度,彰显了力度和态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微信为例,这几年间,我们蚌埠市发布的案件通报关注度,从每条300不到,到现在的破万,网友留言也从当初的“尽小打小敲”、“这家伙没背景吧”、“没事,大家等等,风头过去就好了”之类的质疑和牢骚,到现在的理性发声,鼓励和期待占主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ST.ins的网友,他在一则通报下留下长文,文中写道“你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真心希望继续坚持做下去,把这种靠喝酒吃饭送礼解决一切的风气改变掉,恢复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和民风”,字里行间的肯定和信任让我备受鼓舞。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有许多可喜变化,“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是众多变化中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动真碰硬、真抓实做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折射出反腐不搞暗箱操作,堂堂正正,明明白白的态度。我想,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对人民的宣言书,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是认真的,我们永远在路上。(蚌埠市纪委宣传部窦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