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挤压“三旨相公”的生存空间

时间:2021-01-27 10:3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提到北宋名相,大多数人会想到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还有一位叫王珪的宰相,知道其名字的人未必很多,他就是成语“三旨相公”如假包换的主人公。

在崇尚文教的北宋王朝,王珪绝非等闲之辈,他是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甲科考试的第二名,也就是榜眼,是学霸中的学霸。官修《宋史》说他“其文闳侈瑰丽,自成一家,朝廷大典策,多出其手,词林称之”。王珪为文华丽大气,是朝廷的大笔杆子,得到文学圈内人士的认可。

王珪文章了得,但人品受到诟病,还是《宋史》说他“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所谓“三旨”是指上殿见到皇帝称“取圣旨”;皇帝做了决定,称“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已得圣旨”。

王珪身居宰辅高位,其职责是负责顶层设计,对宋王朝的大政方针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对于皇帝和大臣们的失职、失责、失误提出纠正意见,而王珪对这些重要职责消极怠工,总是忙着起草文件这类本该翰林院低级别官员干的活,抓小放大。

对比一下王珪的同事王安石、司马光:王安石为解决王朝的财政困境,敢于挑战传统,力排众议,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实行青苗法、免役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这些改革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效果如何至今还是见仁见智,但其担当精神令人敬仰。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也是从他了解的民情和看问题的不同的角度出发,他与王安石是政见不同,他们之争是君子之争,同样值得称道。王安石、司马光可谓性情中人,眼中只有国家和民众,他们高调的言行容易树敌,所以才有王安石两度罢相,司马光远离权力中心十几年。但王珪除了阿谀奉承,事业上无所建树,不担当,不作为,倒成了北宋政坛的“不倒翁”和“常青树”,其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三旨相公”王珪的当代版本就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某些党员领导干部。表面看,对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他们热衷于第一时间层层开会,层层发文,上下一般粗,到基层检查时只是走马观花,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将上级的会议精神和政策,针对本地的实际通过具体工作加以落实,缺乏担当的勇气,不做实功,只做热热闹闹的虚功,以致上热下冷“中梗阻”,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的“三旨相公”们危害匪浅,必须下气力铲除其滋生的土壤,挤压其生存空间。当务之急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贡献排座次,按实绩论英雄,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导向,要运用党纪政务和组织处理措施,向那些抱有不干事就不会出事,习惯照搬照抄上级要求当传声筒的“太平官”们亮剑,让他们不再心安理得混日子。同时要将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给敢担当敢作为,敢拼敢闯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只有让愿意干事,敢于担当的干部有市场,不想干事,不敢担当的干部没市场,“三旨相公”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倒逼他们振奋精神,担起他们本应担当的责任。(蚌埠市淮上区纪委监委 周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