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善政须清正廉洁

时间:2019-11-18 16:5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自宋朝以来百姓表现出对包拯的敬重,历代书中多有记载。就以肇庆为例,在历代编撰《肇庆府志》的官宦或人物卷中,包拯均有记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统。包拯主政端州(今肇庆)三年(1040—1042年),为什么赢得了端州百姓的信任、爱戴和拥护?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概括为四个字——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有句老话“见古知今,鉴往知来”,从西周“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六廉”标准,到春秋时期“廉者,政之本”,足见渊源悠久;之后,汉文帝把“贵廉洁,贱贪污”作为廉吏表率;唐女皇武则天把“廉平之德,吏之宝也”为官德之首;宋初两任统治者将清正廉洁摆在从政之要、为官之本突出位置。包拯“廉”在端州,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有政治定力。包拯是一个官员,处理地方事务,履行职责,必定与政治思想分不开。举例来说,万历十六年(1588)编纂的《肇庆府志》记载包拯“清心直道”,似乎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在他唯一存世的明志诗《书端州郡斋壁》上,“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字字折射出一代名臣的为官之道和清正气节,并且一生履践,至死不渝。我们看到,包拯所表达的清正好像只是一般志向和抱负,但实际上,又是他鲜明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里,包拯的政治抱负是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这是他前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也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志不强者智不达。我们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动力就会做成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精神支柱就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因为他会用政治抱负的力量去战胜人的弱点,修养为精神成就。在古代,没有从政精神支柱,不是合格的廉官;在今天,没有政治定力,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源于精神支柱,精神源于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种“软骨病”,有可能导致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难耐清贫莫为官,没有定力难成事。在社会的发展中,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而这种考验是严峻和冷酷的。没有被诱惑软骨的才真正称得上政治定力;没有被腐败侵蚀的才真正称得上清正廉洁。因此,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心中一定要有党,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把理想信念植根血脉、融入灵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和诚笃。一旦进入那样的境界,他将产生一种政治本色的力量。因此,包拯的政治定力以清正廉洁为精神支柱,我们党员干部也可以清正廉洁为立身之本。

启示之二,有善政魄力。关注包拯,不仅看他说什么,更会看他做什么;不仅看他的修养,更会看他的行事。康熙十二年(1673年)《肇庆府志》有一篇“宋包孝肃公新祠记”云:“端之名宦,每以宋包孝肃公为首称,而公之善政每以清正为之本”。包拯在端州的善政表现在创办书院,建立邮驿,挖井防病,修筑河堤,教耕农业,设立粮仓,同化峒民,所有这一切“有功于端民”。还有不少史籍记载包拯掘井“泉清滑甘”、“食无患害”、“端州之人咸受其福”。宋代吴奎在包公墓志铭中记述包拯生平政绩,把在“端州为民掘井取水”列为最真实可靠而又最具权威性大事;元朝郡人董源有《义井记》、清代张渠《粤东闻见录》卷“井水”条,都说明了包拯的公仆情怀,立足清正之本。包拯独特的善政魄力,来源于清正,更落实在担当,他以在其位谋其事的浩然正气,担当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为官有责、为官负责、为官尽责,于是履行了“能尽心敢救天下之弊,敢当天下之责者”的诺言。

笔者认为,善政最明确的准则就是要亲民,就是要为百姓办好事。善政魄力根植于清正无私。包拯在善政上可谓勤于职守,躬行践履宋太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字的《戒石铭》。当我们走向新时代的今天,那些善政魄力是否已经过时了呢?不,我们更需要有“不出成效不撒手,不见效果不收兵”的魄力。但是魄力从哪里来?魄力不是靠侈谈而是靠实干来形成的。领导意味着服务,善政意味着责任,魄力意味着担当。有魄力的领导者每走一步,都应留下一个坚实的脚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庸政懒政怠政的存在,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甘居中游,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总的来说,懒政就是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就是不担当、不做为。当前,将“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一种品格,是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各个领域需要一大批党员干部坚守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精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尤其领导干部更要善政勤政,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把对上负责任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以奋勇向前、无所畏惧的魄力,以“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势气,去干工作,破难题,促发展,为民生,以实干创实绩,以实绩赢民心。

启示之三,有敬畏之心。大家应该都知道“岁满不持一砚归”的典故。包拯在端州做知郡事,端州每年都要给皇帝进贡一定数量名贵的端砚,前任的很多知州借进贡之名,利用权力在定额之外加倍勒索,带走送给当朝权贵,以求升迁。包拯则不然,定额之外,一块也不多取;进贡之外,一人也不馈送;离任之时,一砚也不带走。后人还写下“掷砚成洲”的传说,这个故事“端之父老至今传颂不衰”。包拯作为一州之长,不多征一砚,又不持一砚归,事情看似很小,但反映敬畏权力、忠诚履责的思想境界却很高。我们知道,包拯和前任同样在知州岗位,同样管理贡砚,工作性质是一样的,而包拯对端砚处理的想法与前任不同,他能做到“不索额外,不取一砚”的清廉,这取决于他敬畏权力、慎用权力有着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和责任意识。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也可能成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敬畏权力最基本要做到不徇私,徇私必然舞弊,徇私必然枉法,徇私必然不公。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放弃道德和良心,就会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从一个领导干部自身而言,敬畏权力,不让权力越轨逾矩,是廉洁从政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保证。党纪国法要求当今公仆:“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可是滥用权力这种社会现象并不会因为我们这一良好的愿望而消失。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最终都可归结为权力的滥用。权力如何规范?有没有禁区?人们常说“把权力关进笼子。”也有人认为,依法确定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这些都是“筑起铜墙铁壁”的规范办法。

“打铁必须自身硬”,或许更说明官员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越高越有修养,敬畏意识就越浓厚强烈。有了这个素质,他们时刻想到权力在手,重任在肩;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只有敬畏权力,才能成就清正廉洁的人生。笔者认为,包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形成了清正廉洁的体系,也就树立了百姓信任、爱戴和拥护的人物。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哪还有包公啊?作为历史人物包拯,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清正廉洁的命题仍然在历史中延绵地影响下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清”,那就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可以这样说,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完全地意识到自己,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需要,正气永远是人民的期盼。所以,历史发展到当今,依然把清正廉洁作为对从政官员的基本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从不吃人间烟火去理解包公,也不能从消极的意思去理解清正廉洁。清正廉洁,不是让大家当苦行僧,也不是过苦日子,更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不饮盗泉,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作交易,这似乎不难做到。然而难就难在,人人在外都敬佩包公,一旦有包公的人物在身边,他就浑身不舒服了,乃至于讨厌。这是为什么?也许因为社会腐败现象令人发指,需要有包公清正廉洁的人来治理,但是,在和自己有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一般人对清正廉洁都没有丝毫感悟,甚至是尽量避开它。在他们的精神领域中,清正廉洁只是搁置在脑后的位置。想到这点,就像人们常说的,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

“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清正的人格魅力最动人,我们要以包拯为榜样,永远行动,一生践行。(徐冲 谢健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