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淮南:发挥协作区“阵地”作用 有效破解基层监督执纪难题

时间:2022-01-04 09:02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审查调查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必须围绕有效破解基层监督执纪人员少、监督弱、办案难等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协作区建设,通过创新工作模式,统筹基层办案人员力量,打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要求到。

淮南市纪委监委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积极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切实发挥协作区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前哨”作用,持续推动监督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破解基层监督执纪力量薄弱、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等难题。

坚持建管并重,延伸工作触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协作区建设管理,把监督执纪力量整合下沉,优化监督执纪资源,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科学谋划建设。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协作区建设,各县区成立工作专班,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谋划协作区布局,明确责任,倒排工期,实行“挂图作战”,扎实推进协作区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高标准建成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21个。统筹调配力量。采取“县区纪委副书记(或纪委常委)+县(区)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纪(工)委”组合模式,织密基层“小微权力”防护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完善运行机制,提升监督质效。协作区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监督“前沿阵地”作用,探索健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由相关“室”牵头抓总,“组”充实力量,“地”攻坚突破,精准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实现监督力量攥指成拳、互进互促。精准靶向监督。协作区注重发挥自身熟悉区域环境的优势,聚焦突出问题,开展靶向监督,打好廉政“预防针”,谨防“小隐患”。联动执纪问责。在人员力量整合的基础上,针对上级交办、重点、难点和紧急案件,由协作区分管副书记或常委负责,纪检监察室牵头,统筹协作区执纪监督力量,通过开展专项检查、交叉检查、联合审查调查等多种方式,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效发挥监督合力,让监督执纪之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升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共处理问题线索730件,立案219件,党纪处理189人次。拓展廉政教育。积极发挥协作区廉政教育作用,深入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加强丰富多样的廉政教育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发挥阵地作用,锤炼铁军队伍。充分发挥协作区阵地作用,“室组地”联动,加强政治锻炼,灵活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以学促用筑基础。各协作区每周开展业务学习,采取轮流领学的方式,不断强化党纪条规和业务工作学习。以老带新强素质。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由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室主任、经验丰富的乡镇纪委书记通过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的模式,切实提升新进人员能力素质。(淮南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