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注重以案促改 推进标本兼治

时间:2019-11-04 06:41    来源:安徽日报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万兴
【字体: 】      打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省持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突出问题,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作风建设再出发。我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省委办公厅面向23个省直有关单位和16个市,建立“四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台账;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连续查处并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查处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等四类突出问题100多个、处理200多人。此外,还修订完善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管理等制度规定,进一步扎紧扎密制度笼子,从源头防治“四风”滋生。

严查严处通报曝光

蚌埠市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综治办原主任王琦违规收受名贵特产及接受宴请、旅游安排等问题,明光市森林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副教导员梁俊洋违规收受礼品问题,淮北市人民防空和防震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宝玉带队绕道旅游问题……9月以来,省纪委连续通报曝光了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深刻教训,坚决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守纪律明底线。

紧盯易发多发领域,严肃查处违规问题。黄山市在专项整治中共查处突出问题13起、处理1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通报典型案例6起8人。

滁州市聚焦违规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以及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易发多发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和异地互查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警示震慑作用。各地各单位对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尤其在主题教育期间发生的“四风”问题,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合肥市在官方网站设立“通报曝光”专栏,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增强警示教育效果。宣城、宿州等地通过网络媒体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省纪委相关部门干部表示,通过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并通报曝光,达到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推动了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

紧盯节点防止变异

今年国庆假日期间,阜南县纪委监委组织工作人员对酒店、大型超市的预订和消费台账进行检查。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徐如轩告诉记者:“紧盯易发多发领域和时间节点,采取上下联动、交叉互查、明察暗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驰而不息地纠正‘四风’,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

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马鞍山市在节日期间加强对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公款吃喝、旅游和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专项检查。黟县纪委监委以开展专项整治为契机,部署国庆期间作风建设4项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并推动解决有关问题2起,组织处理1人,下发监督检查通报1期。

“四风”问题乃是顽疾,极易花样翻新、隐形变异。淮南市纪委监委针对变异公款吃喝、不吃公款吃老板、私车公养、收送电子红包和分批异地操办酒席等隐形变异问题,不断优化监督检查方式,通过调取行车轨迹、抽查加油卡使用等,查处了一批隐形变异问题。制定《淮南市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操作办法(试行)》等,防止“四风”变异、回潮。

主题教育中,全省各地各单位聚焦违规吃喝等问题、聚焦收受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抓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整治,有力巩固了作风建设成果。

问题导向标本兼治

日前,涡阳县抽查了十九大以来县管干部婚丧喜庆报备事项,开展了招商引资用酒报备情况抽查、“定制酒”专项排查等,并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彻底整改,对账销号。

坚持问题导向,深挖“四风”病灶。铜陵市围绕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财物、利用名贵特产等6类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把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纠正“四风”,往实里做、往深里推。蚌埠高新区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紧盯“关键少数”,综合运用专项检查、明察暗访、交叉互查等方式,强化监督问责。

注重标本兼治,力求常态长效。省级层面率先示范,修订完善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管理等制度规定。各地各单位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的新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关制度。部分地方和单位还积极总结作风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制度,力求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细落实。

纠正“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省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完善制度规定,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成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纠正“四风”工作高质量开展,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满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