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项整治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突出问题 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时间:2020-06-06 07:3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要闻播报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日前,湖南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此前,陕西、四川等地纪委监委也先后将这一问题列为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重点。

从近年查处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来看,招投标中公告发布、标书编制、评标、签约等多个关键环节仍然存在漏洞,通过规避公开招标、化整为零、围标串标、违规公示等方式,打造“私人订制”版招投标资格的现象较为典型。

记者观察到,不少案例中存在规避公开招标,以邀标形式控制参标企业范围,为属意企业“精准”设置投标条件,实现私人意图的情形。安徽省蚌埠市某保障性住房项目招标竞争激烈,为增加自己属意企业的中标概率,蚌埠市招标采购管理局原局长赵明伟改公开招标为邀请招标,全程掌控投标邀请书的发出,精准设定层层“关卡”,故意将几家有实力的企业排除在邀请招标之外。表面上看,参加招标的企业仍有五六家,但属意的企业却具备了极大优势。

企业资质不够如何参与评标?一些党员干部违规把大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小项目,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赵明伟曾开会拍板,将一个市政工程拆分为两个标段。工程总量降低了,对于参与投标企业的资质要求也相应降低,走后门的企业自然顺利入围。

此外,招投标中围标、串标问题依然较为严重。在四川省遂宁市纪委监委查办的案件中,甚至出现以何某、洪某、文某、罗某为首的围、串标“四大团伙”,在实施围标中,他们既协作又竞争,各团伙有专人负责借用公司资质、管理账目、筹集投标保证金,对公开招标项目进行猖狂围猎,成功中标后他们再将项目转手,从中获取巨额非法收益。垄断背景下,买标人或实际施工方须排队才能获得买标资格。

记者梳理近期典型案件还发现,招投标活动中仍存在招标代理人员泄露信息违规参与买标卖标,评标专家受贿为围标人员提供帮助,企业违法出借资质、虚假填报资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助长利益输送等多方面问题。

旨在通过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来提高投资效益的公开招投标,为何却成了权钱交易的灰色地带?一些招投标程序又缘何形同虚设?

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单位共有10万余家,从业人数超过5400万人。一面是经营业绩、资质或技术相近的企业扎堆、僧多粥少,一面是项目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掌握充分信息、控制着招标的节奏。一些企业紧盯招投标权力资源,围猎“说了算”的领导。

部分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周密,仍然存在漏洞。为个人私利,主导项目招投标进程的党员干部甘愿规避招标。尽管招标投标法和实施条例已先后公布,红线也已划定,但工程类别众多,在实际操作环节,主导项目招投标的党员领导干部仍能假借PPP项目、保密项目等方式规避招标,或是自行设定标准,对应招标的项目不招标。

进入公开招标环节后,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为谋利,甘愿沦为甲方或乙方的傀儡。招标代理机构是组织招标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应保持中立原则,自觉维持市场良好秩序。但由于全国招标代理机构多达7700余家,一些机构甘愿充当落实甲方意图的“白手套”。为拿到代理权、执行甲方意图,一些代理机构想方设法结交“评标专家”,泄露标底、招标信息。

面对这些围绕权力运行的潜规则,不少市场主体也习以为常,并共同参与维护,成为其中一环。

应当看到,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乱象的出现既有干部自身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要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秩序,既要重拳出击、正风肃纪,又要完善制度、健全法治。

“打造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到位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管办分离’是防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关键。”江苏省纪委监委在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把推动“管办分离”作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涉及招投标违纪违法问题的切入点,以专题报告形式,向省委作了汇报。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省政府令的形式下发《江苏省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与采购分离、采购与监管分离的规则和机制,推动在线监管与线下监管相结合,切断行政权力插手公共资源交易的链条。

“与此同时,我们运用‘信息+制度’的模式,对招投标进行全流程监管,有力遏制腐败高发态势。”江苏省住建厅建筑市场监管处负责人介绍,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全省工程建设招投标行政监督平台的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扩大监察范围,由原来的12个监察点拓展为24个。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二级单位身份升格成市政府直属单位,监督管理局设立监督科、管理科、法规科负责综合监督。”湖北省襄阳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在市纪委监委协调督办下,目前该市已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出台成员单位工作联动办法,明确综合监管、行业主管等职责。

“我们督促将弄虚作假的投标企业列入全市建筑市场黑名单。”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针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暴露的提供虚假业绩骗取中标、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市纪委监委督促出台“开标现场核验项目管理班子人员身份证原件和执业资格证原件、招标企业公开承诺、组建国有招标代理公司”等8条硬措施。

襄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建立评标专家“黑名单”制,将不合格人员剔除出专家库。出台招投标工作人员“五条禁令”,实行“打招呼”备案制,严禁受人之托打听特定项目信息、严禁向无关人员提供交易信息、严禁干预特定审批事项办理等。(本报记者 张琪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