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清心以明志

时间:2020-04-03 16:1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是福建东山人民的一个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人们常会前往谷文昌的墓地,摆上一份供品,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对这位“四有书记”的追思和怀念。在东山父老乡亲心里,谷文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给东山带来的福祉,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找到自己心灵的故乡。人们在祭奠自己祖先和亲人的同时,也会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英模人物的崇敬,在追思感念中同时思考生命的意义。

一个民族前进的航道,绝非笔直顺畅、风平浪静,而是充满艰难曲折、暗礁险滩。英烈们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革命战争年代,甘洒热血写春秋的杨靖宇、赵一曼、董存瑞;和平建设时期,播撒绿荫为人民的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改革开放时期,拼尽全力为强国的黄大年、李保国、罗阳;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战场上,以生命挽救生命、不幸殉职的白衣战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一座座闪亮的灯塔。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经常恍惚,我的脚下埋葬着曾经鲜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们的身体上,我们的幸福和我们的生命来自于他们勇敢的牺牲。”想起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我们的心中便充满难以抑制的感动。这不仅因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而且因为他们用精神和意志托起了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那融入历史长河、融入伟大事业之中的精神血脉和红色基因,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瑰宝,引领我们坚定而从容地走向未来。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榜样就是这阵阵“清气”在对先烈的缅怀中,擦亮了心中的镜子,我们就能更深切地感悟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出发的原点在哪里,我们究竟要到哪里去?从而激励我们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澄清心灵的“尘埃”,生发前行的力量,努力走向高远之境。从伟大的精神中,感受到核心价值的凝聚力、传统美德的吸引力以及高尚人格的感染力。

清明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对先烈的缅怀,也不只是仅仅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周恩来总理曾深情地说过:“一想到我们死去的那些烈士,我们亲密的战友们,就有使不完的劲,要加倍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下,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为此,我们当以革命先烈“堪嗟大地多荆棘,愿借犁锄一扫空”的凌云壮志、“救国安有息肩日,革命方为绝顶人”的英雄品格、“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的战斗豪情,坚持两手抓,奋力夺取新的伟大胜利。(乐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