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廉者出淤泥 官清则梦安

时间:2019-08-02 15:52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宋史》有传,南宋淳佑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自孔孟之后,儒学入圣又一人,他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理学奠基者“二程”的导师——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楼田堡(现湖南道县)人。

陶渊明爱菊花的此中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爱牡丹的雍容华贵,“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而周敦颐独爱莲的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清廉正气,不避责任,一篇《爱莲说》119个字,却成为传世名篇,道出廉者之道,彰显智者守洁。

“官不在大,有廉则名。”宋代文人士大夫做官有个特点,并不特别在乎官位的大小,重在廉绩。周敦颐第一个官职是分宁主簿。当时有一个案子久决不下,周敦颐到任后,“一讯立辨”,初出茅庐,就令“老吏弗能如”,很快就官升南安军司理参军。至和元年(1054),周敦颐转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高兴得不得了:“这是当年在分宁时一讯立辨的那个人啊,我们有盼头了。”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周敦颐转任南昌知县不久,偶得怪病,昏死过去,一天一夜后才醒过来。大家认为其命不久矣,已准备为其料理后事,清理家产中发现,家中仅有一个破箱子,里面除了几件破衣服和几本旧书,还有他的所有积蓄——寥寥几十文。其好友潘兴嗣将这件事写进了《周敦颐墓志铭》中,并强调“此予之亲见也”,说他“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也”。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治平二年(1065),周敦颐任永州通判的消息传到故里后,亲友都想攀亲带故、谋取官职,周敦颐有权不滥用,遂写诗打发亲友求官办事者,交由侄儿带回家乡传阅,以此堵住乡关故旧的求官之请。而《任所寄乡关故旧》一诗正是周敦颐真性情的体现:“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虽多年宦海沉浮,却没有改变自己“迂腐”的书生气,自己不追求奢华,崇尚节俭,平日厌恶珍馐佳肴,只吃简单平淡的食物。

“北有包青天,南有周濂溪”。周敦颐为官三十年,薄宦游四方,虽官位不尊,然名声俞显,时人誉称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就是我时常梦到一位智者,在庐山脚下,陋室之避,昏灯摇曳,夜深人静时,一句“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便成了其一生的追寻。(泗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 冉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