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读书人应敢登高楼

时间:2018-06-14 11:20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上学时候,当老师说到这《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总会用“失意不得志的人”来概括诗歌。那时候,我却总是在想:高楼上还有失意人的高洁的志向。接着学到王粲的《登楼赋》,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由年轻王子安在滕王阁上唱出天下读书人心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千年之后,重读此文,依旧觉得振聋发聩,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冠王勃,在滕王阁上,登楼而赋,喧宾夺主,天下文人无不惊为天人。王勃之后,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名篇层出不穷,苏轼、王安石也纷纷前往滕王阁登高凝望,高楼赋诗。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王勃虽逝,滕王阁的绝唱却一次次在中华大地奏起。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用美酒抒发着他高楼独望的情怀,用放荡不羁的鼾声,回赠那些高楼下屈膝媚颜的庸庸之辈。苏轼虽说高处不胜寒,又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依旧满怀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居江湖之远而忧其民”。范仲淹的高楼上,不仅有读书人追昔抚今的感叹,更有身陷囹圄,却洗涤浮尘,不夺志向的勇气。

一个读书人没有过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壮举,就会气量狭窄,怨天尤人,有的甚至喜欢损人利己,危害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塑造着一个个“小人”的形象。想那宋时秦桧,明朝严嵩,虽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读书人,却也只配在风波亭的阴影处,算计些无耻伎俩。

一个城市没有了一群高楼独望,胸怀高志的读书人,就会变得萎靡不振,失去发展活力。“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金陵的王气,在商女淫靡的歌声中逐渐消逝。而那巍峨高大金陵中华门,也遮不住秦淮河上醉人的月光,滑腻香艳的胭脂水,最终冲垮了雄伟结实的石头城,留给后人只有登高凝望的凭吊和独拍栏杆的叹息。

滕王阁上,流传千古的不仅是壮丽的诗篇,浪漫的传说,名人的典故,更多是天下读书人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远志向。那滕王阁虽不是黄金台,也不是凌烟阁,但她已然铸成了一座丰碑,指引着千年以来无数英雄豪杰之士,登高自省,奋发有为。正如那句评史的诗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铜陵市铜官区纪委监委 孙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