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从左宗棠的“宫保袖”谈起

时间:2018-05-30 16:10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最近读了《左宗棠传》,被书中记叙的一个细节所吸引,并由此引发一些感想。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左宗棠在官场纵横捭阖,却非常俭朴,自号“忠介先生”,可谓晚清官员楷模。他平常多穿普通的棉布衣袍,只有在公事场合才穿官服。有一年冬天,有位官员因公事到浙江谒见左宗棠,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左宗棠却仅穿一件布面皮袍会客。后留客人用饭,客人以为有丰盛的菜肴招待,但桌上却只有几片白肉和一盆鸡汤。官员发现左宗棠的衣袖上套着一副布套,问其何用。左宗棠解释说他平时爱读书写字,衣袖经常磨破,故请人专门制作一副套袖戴在衣服外面,以防频繁修补衣袖,且清洗方便,门人为它取名“宫保(因左宗棠加太子少保衔)袖”。此后“宫保袖”被众人模仿而流传开来,一时传为佳话。

按理说,像左宗棠这样“省部级”的高官,生活待遇比较优厚,吃穿讲究些本无可厚非。但他却时时厉行勤俭节约,为家人、下属作出了表率。“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这两个字。就是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治国”的经验。勤俭节约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更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美德。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没有必要那么抠门了,接待标准提高一些,办公场所装修得高档一些,出差住得豪华一些,感到心安理得,于是花起公款来大手大脚,这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侵蚀着党的健康肌体,更是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应该看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不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有不少群众生活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节约,不仅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是个人品质的衡量,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就更应带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坚持从自身抓起、从小处抓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把节约落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实处。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奢侈腐化,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做一名勤俭节约、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党员、好干部!(五河县纪委监委 梁学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