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识清气劲包公

时间:2018-04-11 09:14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安徽省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妙联,不仅有色有味,而且还具有警世作用。这副对联写道:“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这副对联用酸、咸、辣、甜、苦“五味”对黄、白、红、黑、青“五色”,极为工整精巧,劝世警醒。据省、府、县志载,宋仁宗天圣年间包拯曾任定远知县。

包公名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包拯的断案故事很多,在民间的流传也很广。

据说,包拯时任大理寺丞、知端州,当时端州的特产端砚很有名,是众士大夫所最珍爱的雅器。端州由于是原产地,每年向朝廷进贡时,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为自己以后的升迁坐铺垫,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包拯赴任端州就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官场陋习,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包拯并且当场表态,自己将以身作则,决不要一块端砚。

三年后,包拯任期满,要被调至中央任职。端州的百姓一路相送,砚工们为表达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之情,要赠送一方端砚给包公,包公的随从在一番推让之后,见不是什么金银珠宝,盛情难却,便收下了。后被包公知道了,即把端砚丢入江中,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这就是包公掷砚的故事。一个为官者的政绩如何,清廉与否,在他离任后,百姓看得最清、最真,包公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包公还曾任过定远知县,不仅见于省、府、县旧志和《包氏宗谱》的文字记载,而且也留下了定远老人目睹过的许多遗迹和包公《判虎》、《断乌盆》、《斩黑鱼精》、《斗庞三甲》等多个民间传说故事。包公旧居就是现在定远县粮食局大院所在地,正因为有包公为政“公廉、正直”的遗风,据传封建社会时,定远知县有对上级官吏不接不送的特权。包公以严厉手段治理州县,又以忠信礼义教化人民,恩威兼施,宽严结合,民受其惠,集资立祠纪念。

“尚时下之兴,承古人遗风”。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不仅要加强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也要重视加强作风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古人清廉遗风的传承。一方面,这是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这也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公在《书端州郡斋壁》诗中写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可以说是他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中国古代像包公、海瑞、于成龙这样的清官,老百姓都推崇他们为“青天”,他们的识清气劲精神值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内的“啄木鸟”,要严格服从党章党纪,严格服从法律法规,一是一,二是二,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当然,在现实社会中,这样做有时要付出代价的,甚至受到种种威胁,但我们应当该坚持的就要坚持,要为推动形成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生态而不懈努力。(定远县纪委监察委 武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