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明月入怀 家国担肩

时间:2017-10-06 07:2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团圆节。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中,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咏唱。而在古老的《周礼》中,最早出现了“中秋”一词。“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可见,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秋分杞月、中秋夜迎寒赏月的风雅活动。到了唐代,中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即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

任何民族的民俗节庆活动,都氤氲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厚重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伦理内涵。中秋节作为民族佳节能穿越千年,至今兴盛不衰,因为它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阖家团圆,举国同庆;以和谐为基调,以共享为福祉,民为邦本,国运昌盛。我们应该感谢先民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于一体的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念有着一个固定的归属,这个归属就是家。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不说明家在一个人心中的位置——成长的摇篮、亲情的港湾、情感的寄托。同时,家又是社会的细胞、国家的基石,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家国同构”的情怀。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生生不息,与“家国同构”的文化传承休戚相关。正因如此,家成为由私及公的必然桥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与亲人之间最真诚的爱戴,推己及人也会给他人以关爱和温暖;有了对家庭最无私的呵护,自然而然会延伸至对国家的担当,让仁爱精神成为文化精髓,让家国情怀成为民族品格。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这家国情怀。

有多少名言警句信手可以拈来: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司马迁的“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陈化成的“为国而死,死又何妨”,让人感悟到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炽热爱国情怀和“沛乎塞苍冥”的浩然正气。

有多少英雄故事让人热泪沾巾:大禹治水,“乃劳身焦虑,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屈原忧国,“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岳飞抗敌,“驾长车,踏遍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英雄豪杰之所以名垂千古、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的头脑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此,他们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在我们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家国情怀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更无私的情怀、更高远的意境。它或表现为满门忠烈、为国舍家。毛泽东同志一家,有6位亲人为革命牺牲。贺龙元帅的家人,数十口血洒疆场、以身殉国。它或表现为鞠躬尽瘁、忠诚传家。周恩来总理将“为人民服务”像章留给后代,体现的不仅是对后代的殷切期望,更展现出他一生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它或表现为率先垂范、报效国家。“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是曾志的座右铭。这位巾帼英雄身前峥嵘一生,留下几多传奇;身后不事铺张,魂归井冈,为后人留下一生忠诚、一生奉献的红色家风。

大树参天,枝繁叶茂,源于其根系的发达;家国情怀的浓烈,源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源远流长。这种以家族为单位延伸、传承,进而扩展到社会和国家,以至形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的文化认同,它本身就蕴含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凸显着家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流淌在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之中,进而衍生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今,我们不仅享受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乐,更能体会到对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豪之乐。然而,我们须臾不能忘记:为了今天,有多少人为之牺牲了家庭团圆和个人幸福;我们须臾不可忘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实现这个祈愿的前提就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兴旺强盛。因此,我们更要将人心、团圆、家庭与国家融合在一起,将家庭幸福、个人前途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立足岗位、干好本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奉献我们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汗水。(向贤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