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大爱至上——浅谈新四军亲民爱民

纵观历史,凡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民族独立与生存而战的军队均深怀亲民和爱民之心,如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凡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民众利益为重的官吏都时刻将老百姓疾苦放在心中,如包拯、海瑞、于成龙。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开篇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四军是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时组建的,组建新四军就是为了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作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组建之日起, 面担当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之重任,与日伪作殊死斗争,一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爱至上,关心老百姓疾苦、视群众利益为重中之重。

新四军部队驻泾县近三年,从军首长到普通战士,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关心民众,亲民爱民,为民做好事,办实事。1939年春,军长叶挺发现云岭叶子河上仅有一条独木桥,群众过往不便,孩子们上学行走危险,尤其雨水时节更让人提心吊胆。叶挺便亲自设计,决定军部出钱,发动军民砍树,在河上建起一座长8米、宽2米的木桥。叶挺在住处旁菜地里亲自种植西红柿等果蔬,自己舍不得吃,经常送给周边群众尝鲜。副军长项英经常深入群众家里或邀请群众来自己住处谈心,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困难。项英仅拿几块钱的微薄津贴,自己省吃俭用,一旦听到有群众生病或揭不开锅时,便亲自或叫工作人员把仅有的钱物送到他们家里。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等将领在泾县和群众亲如一家,经常访贫问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带领指战员帮农民播种、收割,谭震林还亲自调解民事纠纷,保护弱势群众。上行下效,有首长垂范,广大指战员亲民爱民当先锋。新四军各部队在驻地帮助困难群众春耕、夏种、秋收的事迹比比皆是,为群众挑水、打扫卫生、灭火、修房、治病的故事历历在目,还为群众文艺演出,帮群众学文化,减租减息,救灾救荒。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新四军对泾县地方银行进行两次相助,对泾县的宣纸生产给予了大力支持。

大爱至上,春风化雨。新四军亲民爱民的义举和崇高品德感动了泾县人民,泾县人民对亲人子弟兵给予了丰厚的回报。新四军驻云岭时,开明绅士和各界群众腾让出庄园、住宅、祠堂给指战员居住办公,腾让出庙宇、戏楼、凉亭供部队做仓库、修械、发报、岗哨之用。老百姓家办喜事,或杀猪宰羊,都要请部队的同志来家吃顿饭,逢年过节,以各种形式犒劳亲人。1939年,在中共皖南特委领导下,茂林成立了泾太事务所,创办了纱布、蜡烛、肥皂、竹器、鞋袜、雨具、宣纸等厂,为新四军部队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新四军在泾县及周边与日伪军交战是常事,泾县的党组织、各抗日团体和人民群众从各个方面支援新四军,放哨站岗、送水送饭、带路掩护、送弹药、救伤员。在抗日战场和“皖南事变”期间,泾县好多群众为支援救护新四军倾家荡产,家破人亡,面对敌人的酷刑与死亡大义凛然。从1938年5月至1940年底,泾县有3000多人参加了新四军。

军队是鱼,人民是水,军队靠人民养育。新四军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在与日伪顽拼搏的夹缝中从初建时一万多人发展壮大到抗战胜利时的30多万人,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和铁的信念、意志、作风、团结、纪律。同时,亲民爱民,依靠人民,获得人民的拥戴与支持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由此想到,中国共产党从打江山到坐江山执政,一直都是奉行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个宗旨的。我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视人民为父母,严以律己,生活艰苦朴素,从不谋私利。而王宝森、谷俊山、刘志军等贪官无视人民之利益,贪脏枉法,挥霍享乐。前者像新四军,是人民心中的丰碑,流芳百世;后者似反动军队,是人民的罪人,遗臭万年。

翻阅党史,大凡亲民爱民的共产党人均做到廉洁奉公,自醒自律,勤政廉政,功成名就,人民视其为最亲最爱的人。大凡贪官污吏都不可能做到亲民爱民,偶尔也是做做样子,掩人耳目而已^诚然,贪官不是生来俱有,但他们在使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过程中放松了党性修养,忘记了宗旨,忽视党纪国法,缺乏敬畏感,遇到金钱美色等利益时经不住诱惑,最后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几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深得民心。我们在全面执行党中央这一方针路线上要进一步学习新四军的光辉历史,学习新四军亲民爱民的光荣传统,大爱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泾县党史办原主任、泾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任 陈志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