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将军永远的“保护屏障”——徐海东大将的夫人周东屏的故事

个头不高,地道的家庭妇女打扮,一口六安口音,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她叫周少兰,又叫周东屏,开国大将徐海东将军的夫人,是我们裕安区狮子岗乡人。说起“少兰”改“东屏”的故事,还要从红二十五军长征时说起。

周少兰1917年出生在安徽六安县狮子岗乡的一个木匠家里,由于家境贫穷,10岁就被送到一家姓沈的大户人家做童养媳。12岁时,她逃离当时的家庭,投奔了徐海东任军长的红二十五军,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在军部医院做看护工作。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长征出发时,部队需要精简编制,不允许女同志随军远征,包括周少兰在内的7名女战士每人发了八块大洋安排留在地方,但这些女孩子们大多出身很苦,对部队感情极深,因此尽管负责处理留守事务的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反复动员,她们就是不肯离去,在路旁抱头痛哭,终于惊动了军长徐海东。徐海东关切地询问:“为什么哭鼻子?为什么不服从组织决定?”一位娇小而清秀的女战士上前一步,抹了抹泪,说:“我们都是逃跑出来参加红军的,我不能再回去当童养媳。部队就是我们的家,我不能没有家。再说,行军打仗,难免会有战士受伤,前线也用得着我们这些护士呀!”这位勇敢的女战士,就是7人中年纪最小的周少兰。徐海东被说服了,他对戴季英说:“这些女孩子,都经历过最艰苦的考验,既然她们决心这么大,就给她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吧!”于是,这七名女红军便成为长征中的红二十五军仅有的女性,被称为“七仙女”。

徐海东应该也不会料到,自己让周少兰等人加入长征的决定造就了后来为人熟知的“长征七仙女”故事,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更为自己迎来了一生相守的妻子。

1934年12月10日,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省的雒南县庾家河,与敌六十师发生激战。敌人虽被击垮了,但亲临前线指挥的徐海东却负了重伤,一颗子弹穿透左眼底,从颈后飞出,顿时血流如注。军医院钱信忠院长实施紧急抢救,总算止住了血,可徐海东的喉咙被血和痰堵住,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危急关头,18岁的周少兰果断地用嘴将堵在徐海东喉头的血块和浓痰一口口地吮出。徐海东的呼吸终于变得均匀了。在缺医少药的战争环境里,她日夜看护着徐海东,将炭火烧旺,换绷带,擦伤口,一天、两天……一连四天四夜,硬是从死神手中把徐海东的生命夺了回来。第五天,徐海东终于醒过来,问守在身边的周少兰:“现在几点了?部队该出发了吧?”周少兰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还出发呀!四天四夜不省人事,真把人急死了!”徐海东开玩笑地说:“我可不急,倒是睡了个好觉。”

由于身体虚弱,加上队伍经常转移,徐海东伤口愈合很慢,他的心情烦躁,经常发脾气,甚至摔杯子。但说来也怪,只要周少兰一来,在这个瘦弱的小姑娘面前,徐海东却没有一点脾气,脸上总是露出少见的微笑。渐渐的,徐海东也感到离不开周少兰了。徐海东对她说:“没有你,我徐海东就不存在了。少兰同志,你改名叫‘东屏’吧。‘东屏’,即是我徐海东的保护屏障之意。”细心的军政委吴焕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周少兰说:“我就把他交给你了,你得好好照顾他。”

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徐海东和周少兰形影不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天,二人返回驻地时,天色已晚。为避免闲言碎语,徐海东就把身材娇小的周少兰裹到大衣里,走进大门。碰巧站岗的是个新兵,见到军长立即敬礼,眼睛也不敢正视,低头往地上看,却意外地发现大衣下竟有4条腿。于是,“徐军长四条腿”的故事很快就在全军传开来了。战士们不明所以,以为“难怪军长战无不胜,原来是长了四条腿的神啊”。徐海东听到后,不以为然地说:“大惊小怪!说我四条腿就四条腿,我还要娶周少兰做老婆哩!”

1935年10月,在程子华和刘志丹的主持下,周少兰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举行了婚礼,嫁给了她精心护理多日的徐海东,并正式改名周东屏。

由于长年不分昼夜地转战,积劳成疾,徐海东染上了肺结核,病情不断加重。1938年初,徐海东又犯病咯血,党中央命他返回延安治病,被暂时安排在马列学院学习。当时从大后方来了许多有文化的青年学生。一次有个同志和徐海东半开玩笑地说:“要‘改组’吗?我帮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大学生。”徐海东一听这话很生气,说:“混话!东屏是受苦人,我是泥巴人,我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我怎么能干那种事!”

病情好转后,徐海东就一再要求上前线。1939年9月,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随刘少奇等离开延安赴华中。为照顾徐海东,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周东屏随行陪伴。一路上紧张、劳累,加之天气又冷,徐海东肺病复发,咳嗽不止,大口吐血,接连十几天没有好转。刘少奇将他扶上担架让人抬着走。到指挥部休息一会儿后,徐海东就率领部队与日寇激战,接连打了三昼夜,取得了皖东反扫荡中的一次重大胜利。而他自己却因连日疲劳,大口吐血,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胸部肿得不能盖单被。周东屏就用一个铁丝架置在床头,再把被盖在铁丝架上。由于病情严重,毛泽东主席电令徐海东“静心养病,天塌不管”。周东屏为使丈夫早日康复,冒着危险上山采药。她只知道野菊花能明目,首乌藤能养颜,大青叶能消肿,猫公刺能清热……在山中采药时,巧遇了正在躲避战乱的老中医,便把老中医请来为徐海东治病。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周东屏精心的护理,徐海东奇迹般地战胜了死神,终于转危为安。

周东屏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照料孩子,同时还要竭尽全力帮助丈夫恢复健康,无时无刻不在丈夫身边悉心照顾他。徐海东常对她说:“东屏,我们结婚太早,使你受累,这几年来,你又当战士,又做妈妈,还要日夜照顾我,实在太难为你了!”周东屏毫无半点怨言,当死神又一次临近徐海东时,她以惊人的镇静和勇敢,再一次挽救了徐海东的生命。

1943年冬,徐海东突然大口吐血,高烧昏迷,再次倒在战场上,同志们已在悄悄地为他准备后事了。但周东屏没有放弃,她知道徐海东在长征和抗日途中负伤、患病,都是吃中药好转的。她亲自踏上了崎岖的山路去采药,又力排众议,果断地请老中医开处方,当大家还在忧虑这垂危之际中药有没有效时,徐海东苏醒过来了,周东屏把自己独断开中药一事说给他听,徐海东不等她说完就伸出手来说道:“东屏,快端药来,又是你救我了!”接连服了三剂中药,病情竟大为缓解,终于又一次把徐海东的生命从死神手中拉回来了,又可在担架上随队出征了。

1947年9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强令徐海东到苏军控制的大连市休养。夫妻二人住在临海的一座房子里。在这里,徐海东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他第一次接受X光透视,一位留美医学专家和一位苏军名医给他做检查,发现其肺部已大部分失去功能,吃惊地问:“真是奇迹!你是吃什么好药才活到今天的啊?”徐海东指着周东屏说:“问她好了。她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能活到今天,都是我夫人的功劳。要不是她日日夜夜地照料,里里外外地为我操持,我可能早就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去了。”苏联远东军区卫生部长夸奖周东屏说:“徐将军活下来是奇迹,夫人的照料太伟大了。”

1951年5月30日,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到大连看望徐海东。周恩来紧握周东屏的手说:“你把海东同志照顾得非常好,把党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你为党作了很多工作,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感谢你。”1959年周东屏被邀请参加了国庆10周年的庆典,她被安排和徐海东一起坐在第一排大将的位置上,对她来说,这是一份殊荣。

人生最后的30余年时光,徐海东几乎全在病床上度过,一直由周东屏守护在身边。徐海东的女儿徐文惠说,一直到母亲1997年去世,家里还留有许多棉花缝制的小垫子,“这些都是当时她给父亲缝制的,她怕他身上不舒服,哪儿难受了,就给爸爸垫在哪儿。”这位身高仅1.49米的女性,那娇小的身躯内竟蕴藏着如此的坚韧、温柔和强大的力量!正是这力量,支撑着周东屏度过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悉心照料病床上的徐海东长达30余年,成为将军身边永远的“保护屏障”……徐海东大将曾充满深情地写下了《赠东屏》一首诗:“尊我护我细用心,养儿育女劳其神。宾客来至盛情待,贤妻良母好心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