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刚过,渠沟镇千亩高标准农田里,麦苗随风翻涌如绿色波浪。淮北市相山区纪委监委督查组一行来到田间地头,俯身查看机井管道接口处:“这个阀门松动问题多久了?管护记录显示上周刚检修过,怎么还存在跑水隐患?”
相山区渠沟镇近年累计落地高标准农田项目3个,总投资达6300万元。针对项目体量大、监管链条长的特点,该区纪委监委创新推行“双小组”工作模式:一方面督促各村成立由村书记牵头的管护责任小组,细化“田长+网格长”双责清单;另一方面组建“分管领导+纪检专干”监督小组,对照安徽省《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的意见》,将监督细化为“设施完好率”“及时灌溉率”等8项硬指标,以“责任清单化、监督流程化”确保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同频共振。
在张楼村高标准农田,督查组利用无人机航拍核查田块平整度,使用水质检测仪抽查灌溉水源,确保符合“一平两通三提升”标准。此前,在督查中发现因机井塌方导致灌溉受阻事件,相山区纪委监委立即启动“纪检+农业”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协调施工方完成抢修,并举一反三开展全镇机井“拉网式”检修,确保设施完好率达100%。今年以来,镇纪委通过“查台账+走现场+访农户”三维督查法,累计发现部分村存在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后期维护不及时导致的机井塌方、井房设备损坏、物品丢失等问题17个,现已全部整改销号,并问责履职不力党员干部2人。
种粮大户王大爷指着田边的监控探头说:“现在浇地不用满田找水源,设备坏了还有人盯修。”这些变化源于相山区纪委监委前期通过“田间座谈会”收集的23条农户建议,已转化为加装防盗设施、监控设备等6项整改措施。今年以来,相山区纪委监委累计下发高标准农田相关纪律检查建议书7份,督促各村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
“每一寸良田都是粮食安全的基石,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该领域专项整治,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相山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淮北市纪委监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