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祁门:小“题”大做 推动对村巡察向深拓展

时间:2024-05-22 15:08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巡察工作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在对村巡察过程中,要与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聚焦‘微权力’,直指‘微腐败’……”,这是近日祁门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巡察组驻地开展指导督导时的一幕。

十五届县委以来,该县坚持把为民办实事,推动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衡量对村巡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点题+破题+解题”,持续磨光磨亮巡察利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

聚焦“职能职责”+“民声民意”,靶向点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三资”管理和涉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小微权力“一点通”监督平台投诉事项等作为重点“点题”;采取开门迎访、驻村夜访、重点探访、跟踪追访等方法,收集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作为巡察组的履职清单,推动发现问题符合基层实际、发展实际。

深化“巡前交底”+“巡中协作”,精准破题。坚持对标答题,将巡察“政治体检”、审计“经济体检”、纪检监察日常监督三方优势有机结合,深化“巡纪审”联动协作,在计划立项、进驻实施、资源共享、线索研判等方面协同发力,集中力量破解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乡村产业振兴支撑不足和村干部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截留私分等“微腐败”问题。十五届县委对79个村开展巡察共发现问题1042个,移交问题线索15件。

落实“书记工程”+“三责协同”,多维解题。坚持每轮巡察结束后召开县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巡察综合情况汇报,坚持点人、点事、点问题,对涉及政治建设、民生实事等领域疑难复杂事项提出明确处置意见,逐级压实整改责任。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制定《新任“一把手”巡察整改提示制度》,制发巡察建议书、巡察交办单,构建“三责协同”机制,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见行见效。

十五届县委对村巡察整改以来,先后新建和修缮污水处理终端59座,改造卫生厕所1292口,拆除无功能建筑1907处,安装路灯1499盏,实施自来水改造项目29个,拓宽道路2万余米,修建水渠1.67万米,挽回经济损失48.86万元,清退违规资金31.21万元,制定和完善制度98项。推动开展专项整治或集中治理5个,制定《祁门县乡村运营公司承揽工程项目建设暂行办法》等制度机制4项。

“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对标对表,坚持‘点题+破题+解题’工作法,在提升巡察监督质量和效能上持续发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纯度更高、成色更足。”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黄山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