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铜陵郊区:深化协作区建设 打通基层监督“末梢”

时间:2024-01-30 16:09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组织人事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第一协作区就在大通镇集中办公,日常对我们的指导更多了,镇纪委的工作成效也提升了很多。”日前,铜陵市郊区大通镇纪委负责同志谈到成立协作区后对日常工作有何帮助时表示。为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郊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机制,整合基层监督力量,着力破解监督难题。2023年7月,该区纪委监委被省纪委监委授予“全省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建设优秀单位”。

科学布局,打造“驻点式”高效工作格局。该区纪委监委整合监督力量,8个乡镇办共设立2个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每个协作区安排区纪委常委兼任协作区主任,建立协作区常务副主任列席区纪委常委会制度,确保上下贯通、协同发力。印发《百姓身边的协作区》宣传海报300份,在政府机关、村务公开栏张贴宣传。制定“四统一、四规范”工作标准,在协作区办公场所设立廉情会商室、“走读式”谈话点、谈心谈话室等基础设施。

上下联动,打造“延伸式”监督前哨站点。以协作区为中心,充分整合区纪委监委、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员等力量,形成“区镇村”上下三级联动监督格局,建立监督信息互通机制。集中办公以来共开展联动监督84次,发现问题50个。建立“一周一清单”“一月一专项”监督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贴近基层优势,运用“看问听查”四字工作法,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推动监督工作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

高压震慑,打造“协作式”审查调查阵地。建立“联查办案”工作机制,采取“一事一授权”,进一步改善基层纪检监察力量不足,避免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受人情网、说情风干扰。2023年以来,共处置问题线索62件,立案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32人。做实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以大通廉政教育中心为依托,开展“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协作区有序组织辖区内各镇、村干部参观学习,累计参加廉政教育336人次。

以学促干,打造“一线式”教育培训基地。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加强对协作区内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教育整顿集中学习31次。加强协作区干部业务培训,共组织培训25次,参训参学200人次。注重“以案代训”,以问题线索“攻坚清零行动”为契机,通过实战锻炼干部,不断提升纪检干部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水平。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协作机制,通过集中办案、压实考核责任等方式,基本实现每名协作区成员都能独立处置一条线索、承办一起案件、整理一套卷宗,助推基层监督进一步提质增效。”郊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铜陵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