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在名牌商标和党纪条规面前

时间:2018-04-20 09:30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很多地方,都有一种“抓周”的习俗。孩子满周岁时,在他面前摆放一些物件,任其抓取。摆放的东西,多为零食,笔、书等学习物品,以及钱币、小玩具之类。据说,孩子的小手抓了啥,长大了就是啥样的人。

刚满周岁的孩子懂啥?在各式各样的物品面前,抓啥不抓啥,可能取决于他当时的好奇心,还有那一瞬间的关注点、兴奋点,属于“一时兴起”的范畴。用这个预测孩子的未来,难免牵强了。其实,科学昌明的今天,抓周这样的习俗,人们图的不过就是个乐子,少有人当真的。

但如果把一周岁的孩子,替换成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或者一个执掌权力的领导干部,他在言行举止中抓什么扔什么,就不仅仅是个乐子了。

4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的《纪法周刊》,在“镜鉴”栏目中,以《被贪婪吞噬的灵魂》为题,剖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原副厅长任杰灵严重违纪违法案,并选录了任杰灵忏悔书的部分内容。他在忏悔书中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走上领导岗位后,为了满足虚荣心,我穿戴必讲名牌。有时候为了让别人知道我穿的是名牌衣服,甚至连商标都舍不得取。现在想想,当时我能数出来的名牌商标,比我知道的党纪条规还多吧。”

任杰灵贪腐案并不复杂,无非是“只要给钱,一切都不是问题”。倒是他“数出来的名牌商标比知道的党纪条规还多”的话,值得深思。这是不是跟孩子“抓周”有一比呢?在他面前,摆放着的是各式各样的名牌商标,以及各种纪法文本。遗憾的是,他抓错了。也许从他盯着一个个名牌开始,后来落马的结局就是个定数了。 一名党员干部,一个“关键少数”,在名牌商标和党纪条规面前,抓什么扔什么,看见什么忽略什么,选择什么屏蔽什么,考验的是他的心性和定力,折射的是他灵魂深处所思所想、所盼所念。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新部署,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纲领和行动指南。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在面对名牌商标式的诱惑和党纪条规的约束时要谨慎选择,切不可像孩子“抓周”一样随心而遇。否则,前面等着的,只能是万丈深渊。(阜阳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