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带着问题去调研 融入群众找答案

时间:2023-04-04 08:14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近日,《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继李强总理“高手在民间”的发言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再出“大招”,列出12个方面调研重点,逐项推进,直击难点,释放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强烈信号。

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曾在江西寻乌开展过2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下《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两篇论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多接地气,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带着深厚感情去联系群众,就可能是‘作秀’。”

调查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问题导向。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少数领导干部却热衷于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听不到真话、看不到真相,遇到的群众多数是事先安排的“演员”,看到的场景多数是事前的“布景”——“彗星式”调研,为人民群众所诟病。更有甚者,以往,个别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均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事先发文件、下通知、打电话,下属为了让上级领导“满意”,要求基层必须事先“踩点”和特殊安排,甚至说对领导的行车路线、参观地点和走访对象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必要包装,甚至连走访对象见了领导说什么、怎么说、穿什么、戴什么,家中院内的桌上应该摆什么、怎么摆等都要事先准备好了。如此伪调研、虚调研、被调研,即使能见到群众,与群众交流,群众敢说真话吗?敢吐真言吗?如此调研,领导干部看到的都是“鲜花”,听到的都是“掌声”,很少能听见群众的牢骚和埋怨,更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如此调研,既达不到调研应有效果,也给基层带来许多烦恼;既败坏了干部队伍的形象,也让群众路线走了形、变了味。

出现“彗星式”调研的主要根源,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有个别投机取巧的人为了拉关系、套近乎,把公共资源变为博得上级领导欢心、提升人脉的一种手段。有些情况是上级“有要求”不陪不行,但更多的还是下级“有想法”非要陪同。而一旦风气形成,就会身不由己,本来是好端端、有意义的走访调研竟然被风气给绑架了;另一方面,就是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使得“彗星式”陪同变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制。在某些领导眼里,“彗星式”陪同已不是简单的礼仪形式,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于是,便有某县接待办主任“一晚陪八场酒席”、某副县长“一天陪上级领导洗八次澡”、某县长“一天接待九拨领导”等咄咄怪事,这恐怕才是“彗星式”调研、检查之风背后的真问题。

坐在办公室理不清,想破脑袋想不透,非调查不可知、非研究不可解,但“被调研”“浅调研”和“彗星式”调研,还不如不调研。带着问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关键要从思想上、作风上进行革故鼎新,仅停留在倡导、示范、带头,往往收效甚微;只看问题,不出对策,调研效果同样大打折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首先要多一些“突然袭击”,少一点“刻意而为”;多一些“自选动作”,少一点“僵硬教条”,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练就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的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其次要以上率下、身先士卒,把“动真的、碰硬的、干实的”层层传导,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才能赢得民心,赢得一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再次要借着这一股风,把问题找出来,做成清晰的台账,实行目标制定、打表推动、调度督导、评估销号等全链条管理,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确保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大兴调研之风,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真正在选题上用心、找问题上用力、破题上用功,才能“调”出成果、“研”出实效,推动基层问题精准高效解决。(颍上县纪委监委 朱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