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时间:2019-11-26 08:5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北宋学者谢良佐曾对其子写下《遗训》: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后人评价,其“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可以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媲美。

所谓同俗,就是一些多年形成的风俗陋习、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而同理,就是道德操守、为官准则、人间大道。对同俗的东西,很多人并不排斥,反而“欣然接受”。恰恰正是这种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让陋习积重难返。不破不立,不革不成。只有不求同俗坚守同理,才能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进而树起新风、立起清风。

据记载,一次,元代大家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遇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其原因,许衡答道:“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还有杨震,“四知却金”的故事流传至今,其道德操守让后人敬佩。不管是许衡,还是杨震,他们都很好地做到了“不求同俗而求同理”。路边的梨树无主人,可随手摘之,但许衡内心有铁律,绝不从众同俗。同样,面对旁人无从知晓的馈赠,杨震坚决不收,遵从的是为官的准则。他们这种不从众、不同俗的行为,留下了一生耿介、清正廉洁的好名声。

世间大道,终会归一。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清官一生遵循内心的道德定律,不求同俗只求同理,很好地彰显了为官之道、为人之德。唐人钱徽,在江州刺史任上,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当时州府有牛田钱一百万,前几任刺史都把这笔钱用于宴客与送礼,久之便形成惯例。钱徽觉得不妥,询问同僚:“这钱本来是用于备农耕的,岂可挪作他用?”同僚回答:“这钱挪来请客送礼,有利于刺史大人疏通上下关系。”钱徽声明:“如此挪用,是为不义!”于是他打破惯例,下令用这些钱充抵贫民的租税。

清人帅承瀛,道光四年由于母亲去世,时任浙江巡抚的他丁忧回籍。当时,属于他名下的经费积余有八万两,衙吏告诉他,依照惯例,这银子可从库房提取,归其个人所有。帅承瀛当即谢绝道:“我拿这些银子何用?把它留下来,一半用以疏浚湖泊,一半用以资助贫苦的读书人和鳏寡孤独者。”浙江百姓非常感动,特地在西湖边为他建造生祠“帅公祠”,以纪念他廉政爱民的高尚品格。

再看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和坚持优良传统,形成良好党风政风,就在于领导干部带头坚守政德,净化政治生态。当年,毛泽东就曾带头践行“不做寿”的规矩,前后三辞寿筵。第三次是在55岁生日时,中央机关食堂准备杀头猪,做一顿他喜欢吃的红烧肉。毛泽东听说后马上叫来行政处长,明确要求生日不过了,“这要定为制度,谁也不能违反”。“不做寿”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写入党的文献,成为一条铁律。

移风易俗才能开辟新文化,打破惯例才能标定新规矩,慎于众行才能立起新风尚。我们党之所以能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坚持“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心有定规,行有所止。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上,还需要继续在消除从众心理、破除陈规陋习上下功夫,让“不求同俗而求同理”成为每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桑林峰 梁昭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