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刚正不阿的监察御史金安节

时间:2019-06-19 10:19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金安节,字彦亨,休宁峡东人,生于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死于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一生历经北宋哲宗、徽宗、钦宗,南宋高宗、孝宗五帝,也属少有。

据《中国名人志》第七卷记载,金安节天资聪明有悟性,记忆力非常好,年轻时便熟读经史,尤其精通《易经》。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由太学生提拔为进士,开始走上仕途。初任新建县主簿,后升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大理寺宗正少卿、吏部尚书兼侍读等职务。南宋开国皇帝高宗曾赞誉他是国家有用之材。

金安节为官,正值国家多难之际。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南侵,北宋都城汴京被金攻占,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同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即位称帝,重建南宋政权。无论局势有多恶劣,无论朝中有多凶险,金安节为官从来都是秉直敢言、刚正不阿、爱憎分明,不阿附权贵。

看金安节的履历,我们发现从绍兴七年(1137年)至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金安节曾在故乡隐居长达十八年,其中缘由就与他本人刚正不阿的品性有关。

绍兴七年,金安节已官至监察御史,不久又提任殿中侍御史。就在这年,金安节得知秦桧之兄秦梓出任台州知州,倚权仗势,受贿卖官,欺压百姓,鱼肉乡里之事。此时正是权臣秦桧当道,很多人都对其惟命是从,朝中大臣多不敢言秦梓,唯独金安节不惧秦桧报复,不怕丢官解职,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弹劾秦梓与宦官梁师成内外勾结、接受贿赂、横行霸道等种种罪行,坚持据理力争,直至宋高宗将秦梓免去官职为止。秦梓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老百姓都称赞金安节为民除害。但金安节也因此得罪了高居宰相之位的秦桧,秦桧对金安节恨之入骨,时时想寻机报复陷害他。不久,金安节因母亲病故按例辞官,回归故里为母守孝三年。但因秦桧作梗,迟迟得不到起复。直到秦桧去世,金安节才被起任严州知州。

重新起用后,金安节很得宋高宗赏识,先后任浙江严州知州、提点浙西刑狱和大理寺宗正少卿。在大理寺四年间,金安节秉公执法,嫉恶如仇,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同僚,高宗皇帝考虑到官场权衡,就将金安节调任礼部侍郎。待到孝宗皇帝继位,金安节又改任兵部侍郎、继而升任吏部尚书兼侍读。期间,金安节又向朝廷建言整肃吏治,面对不少权贵,丝毫不退缩,始终不屈从,大家都佩服他,称他是“金石人”。

尽管仕途一直很顺,但金安节并未改其秉性,依然是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他都一律对待。

韩世忠是抗金名将,因功劳很大,先后担任司农丞、殿中侍御史等职务。韩世忠有个儿子韩彦直因为父功被任命为直秘阁官职。金安节认为不妥,他上奏说:“崇宁、大观年以来,就有这种情况发生,多数人一直持反对意见。现在韩彦直授官,完全是借了父亲的光,这不符合国家法度。”金安节坚持不予报请。

坚持原则,对事不对人是金安节一贯作风。连皇帝也不例外。有一次,孝宗私下想给两个人分别官升一级。这两个人是孝宗当太子时,东宫藩邸的两个旧属。也许孝宗也觉得这种事不好张扬,只想让金安节悄悄给办了。谁知时为中书舍人的金安节知道后认为不妥,竟不给孝宗面子,拒绝给这两人写升官的诏书。时为给事中的周必大也表示即便写了诏书也不予颁示。由于两人反对,逼使孝宗不得不收回成命。事后,孝宗曾亲口对他说:“我知道你独立不结党营私,是个诚实的人。”

在金安节担任兵部侍郎期间,针对南宋与金兵讲和之际,金兵提出许多侮辱宋廷的条件,此时,他极力反对说“世称侄国。国号不加大字及用再拜二字,皆不可从也”。此时,金安节年事已高。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金安节卒于故里,享年七十七岁,被朝廷追赠“通奉大夫”和“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少保”, 可谓尊荣至极!之后的《宋史》评论金安节:“安节拒秦桧排渊觌,坚如金石,孤立无党,死生祸福曾不一动其心,有古大臣风烈。”(黄山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