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阜阳颍州:标本兼治确保“三资”阳光运行

时间:2025-06-23 09:21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党风政风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姚某某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程序,未经村委会集体研究同意,售卖集体清淤土方并公款私存,在乡亲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纪委的同志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姚某某将非法所得退还至‘三资’账户,大家心里终于踏实了……”近日,面对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纪委工作人员的回访,该乡姚老家村村民们纷纷说道。

自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颍州区纪委监委坚持“一盘棋”思路,注重工作统筹,联合农业、财政、审计、资规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推动构建“数字监管+业务督导+审计监督+制度保障”四位一体监管体系,着力在监督执纪中发现漏洞、查找不足,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设置举报热线、规范村级财务公开专栏,自觉接受监督,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12345”平台、“民呼我应”平台以及信访平台是群众反映问题的主要渠道。该区纪委监委指定专人定期筛选各平台上涉及“三资”的具体问题,按照“派驻纪检监察组初步筛选、党风政风监督室二次复核、班子成员共同审核”的流程,确定需由纪检监察系统监督推动的事项,指定属地纪工委、涉及部门对应的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具体办理,倒逼责任落实。

“三资”管理,治标更要治本。为从源头抓好“三资”管理,该区纪委监委以制度为抓手、用机制做保障,在前期深度调研基础上,监督推动区农业农村局制定《颍州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制度》,相继印发《颍州区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整治工作方案》《颍州区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示范文本8个,对“四议两公开”程序、合同签订、台账制定、后续管理等“全流程”进行规范,坚决保障村民切身利益、维护集体资产权益。

为挖掘“三资”管理中深层次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横向会商+纵向审计”模式。由纪委监委主导,农业、财政、审计、资规等部门配合,通过定期会商推动“纪巡”融合、“纪审”互动、“纪财”贯通,着力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发现问题线索。推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债务风险高、矛盾突出的重点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提级监督、由区级进行审计,其余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乡镇(街道)审计。截至目前,颍州区已提级审计村集体经济组织5个,摸排问题44个,移交线索5条,发出《交办函》5份,进一步提升了对“三资”管理的监督质效。

“‘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将持续紧盯农村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延伸监督触角,切实帮助乡亲们看好‘钱袋子’、守牢‘家底子’。”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阜阳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