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纪检人·书香】功废于贪 行成于廉

时间:2018-09-18 10:30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清风苑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北宋· 苏轼在所著《六事廉为本赋》中讲,“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开篇宗义,便将廉政官德举为领导干部之首要问题,事过千年,今日读来,犹有新意。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一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所著的《六事廉为本赋》,体现一个官员的精神境界、思想素质、道德操守,告诫为官者,要心胸坦荡,为官一方,心系百姓,秉公办事,勤勉政务。苏轼所提倡的“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为官精神,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心为物役,必受其累”。剖析近年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多是因想法太多、欲望太大,贪如火、欲如水,今天要求吃顿饭,明天收取一条烟,后天就会滋生更大的“非分之想”,日思月想、贪欲无止,犹如洪水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受到党纪国法处理,成为人民的罪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纪国法的执行者,更是捍卫者,面对社会物欲横流时,要坚定信念、克服私欲杂念;要涵养淡泊之心,学会“面壁成佛”;要修炼宁静之气,抵制非分之想、断拒非己之物,时刻保持警觉警醒警戒,在一点一滴中锻造身心,“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不让“微生物”侵心滋长,不给将来埋设“引信炸弹”,始终做到心“净”而不污、心“净”而不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审视古代暴君和当代贪官的从“恶”经历,“围猎”与甘于被“围猎”,哪个不是积病成痼疾,积“恶”为巨憝,贪腐是从“恶”,是“魔鬼”,“魔鬼”手中从来不缺一试即灵的诱饵:重金丽色、靓车别墅、香水毒品、翡翠巨钻、古董珍玩、嫖赌逍遥等,一旦走上此路,便如泥山下滑,“重力加速度”,想停止亦不能,直至坠入深渊粉身碎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处于腐败与反腐败、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中,面对“魔鬼”的各种威逼利诱,坚持“一日三省吾身”时刻省视内心,不可放私欲随出,将贪欲这只虎“关进心境的笼子”,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在“做人”中秉持“德”操守,在“做事”中强化“德”品行,不断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一要求,做到廓清心体、静存动察、实落用功、勤廉从政。

“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忠诚卫士”,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品质,体现在担当作为上;要把严守纪律规矩作为行为习惯,体现在履职尽责上;在“围猎”与被“围猎”上,洁身自好,拒绝诱惑,不做“贪财之官”、“贪名之人”,始终牢记使命,忠诚于信仰、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事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宿州市埇桥区纪委监委 王涛)

新闻排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