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认清“得失之患”的分界线

时间:2018-04-18 10:5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清风苑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得与失是相互转化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方显人品官德。

据史书记载,唐初,一个运粮官因粮船沉没事故受到处罚,专管官吏考绩的卢承庆在考核时给他评定为“中下”等级。运粮官坦然面对这个考核结果,连一句申辩都没有。见此一幕,卢承庆心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思虑再三,改评为“中中”等级。没想到运粮官并未因此感激涕零,依然不喜不愧。卢承庆非常赞赏这种不计得失、宠辱不惊的态度,又将其评定为“中上”等级。

人生一世,荣与辱、得与失在所难免。淡泊得失、宠辱不惊,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为官之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淡泊得失,宠辱不惊,关键是要有“运粮官”的胸怀,守住心灵的清净,始终保持内心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不计得失、不为名利,既能放得开,也能守得住。

放得开,就是以平常心待平常事。翻开历史的书卷,拂去岁月的风尘,从古至今,有的将得与失看得很重,“得”喜“失”忧;有的对荣与辱斤斤计较,受宠而得意忘形,受辱则愁眉不展;有的则如“运粮官”一般,不管如何皆坦然面对,最终结局自然是大相径庭。只有以平常心做人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把浮躁的心安顿下来,减少烦恼。但要指出,淡泊得失,宠辱不惊,不是消极回避,也不是借“看淡名利”而自甘平庸,而是跳出患得患失的小我,开拓做人做事的大格局。

守得住,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轮胎就是因为能够承受压力,才能让汽车跑得快、跑得久。“得”与“失”是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面对的,要“化解”这种压力,就必须认清“得失之患”的分界线,把好人生“总开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懂得自制,晓得轻重,真正做到名惑不移志,利诱不动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得与失,满脑子都是名与利,利欲熏心,贪婪成性,就会思想跑偏,言行越轨,最终丢掉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走上邪路。

诚如民谚所言,立下样子好做鞋。放得开、守得住,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而是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要通过强化纪律意识、注重道德养成、培养健康情趣、提升人格境界,自筑“防火墙”,自念“紧箍咒”,自设“高压线”,视法纪为“雷池”,敬畏而不逾越;视声色犬马为“祸水”,鄙视而不染身;视钱物为“诱饵”,远离而不沾边,让自己的从政之路、人生之旅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林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