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旌德朱氏代表人物

一、大义济世、善行乡里的朱氏族众

朱文焕,每遇荒欠,族邻乏食,皆计口授粮,岁以为常。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三溪石壁大路被蛟水冲坍,舆马负贩阻塞,不前者数月。文焕首倡捐资千五百金,坚砌坦夷,至今行旅称便。又,尊经阁、琴溪麻源新桥、霍家等桥,皆不惜多金,佽助成功。

创捐豫立义仓碑记

朱士海,赈恤饥寒,置庵田,施茶汤。倡建藁口大河石桥,独输六千金不足,仍鬻产成之。朱振远,父士海。曾于藁溪大河建定远桥,岁久决坏,振远约同士赏后裔逢年、廷采修筑之,费三千金。岁饥赈粜,前后输千余金。又,赞修邑中节妇祠,至赞修城隍庙,建大悲楼。朱家鼎,悯旌人之客死者,买地营葬,置祭田三十五亩,又购广宅,使病者得所居养,约费千金有奇。易箦时犹谆谆嘱后人无坠前行,故石壁路及邑中文庙,子侄辈皆踊跃鼎新焉。

二、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

朱剑农(1910年——1986年)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共党员,旌德朱氏朱旺村人。

朱剑农故居县保单位

朱剑农幼年丧父,由祖父抚育成人。童年就读于本乡私塾及县城高级小学,后考进南京安徽公学中学部。朱剑农早在中学时代就爱读进步书刊,追求救国救民真理。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朱剑农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留学,主要研究农村经济。“七七”事变后,朱剑农毅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此后出版了一系列研究当时大后方、解放区、敌占区经济性质和经济发展兴衰问题的经济书籍。1945年9月,朱剑农到四川大学任教,讲授土地经济和经济学两门课程。1947年他出版了32万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这是国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这一问题较早的学术专著,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剑农学术研究成果更为丰硕,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社会主义农业级差地租和土壤经济向题4个方面。

朱剑农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五十多年,从不随波逐流。他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即使受到任何打击也决不动摇。朱剑农一生,勤勉耕耘,著述等身,先后发表各种学术专著近20部,论文百多篇,共约300万字。其中有影响的代表作除《自耕农扶植问题》外,还有《土地经济学原理》,是我国研究土地经济问题最早的专著。

三、为仪表工业鞠躬尽瘁的分析仪器专家朱良漪

朱良漪,旌德朱氏,生于扬州。仪器仪表技术专家,我国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质谱计和气象色谱仪。八十年代,组织领导我国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完成全厂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并使之投入运行,为促进我国工业仪表产品制造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良漪

朱良漪祖上清末民初时从旌德举家落户扬州。他7岁随父迁往奉天(今沈阳)开办企业,12岁又随父到北平(今北京)开厂。1947年,朱良漪与爱人同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主修内燃机工程,副修工业工程,1949年春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并通过进修博士资格考试。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少留美的燕大学生纷纷回国参加建设,虽然还没拿到博士学位,但朱良漪夫妇经过短暂的准备,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归国的轮船。

此后,朱良漪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第一条自行车流水生产线开工,实现了“天津飞鸽”“上海风凰”小作坊式生产的变革。在他的努力下,历经16年,前苏联承诺援建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分析仪器厂——北京分析仪器厂诞生。在他的努力下,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质谱计气象色谱仪等六大系列10多种规格的产品横空出世,为我国核技术和石油化工、治金、电力等工业提供了新一代的科研分析设备。

1975年,朱良漪调任北京市自动化工业公司总工程师,主持30万吨乙烯装置仪表及自控系统工程。1982年,他在国家仪表总局时,又被委派担任国家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大型火电机组中的成套仪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总负责。他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完成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并使之投人运行。1991年,国家教委表彰他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教师们一道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课题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授予他科学进步二等奖。尽管历次政治运动中朱良漪都受到冲击,但他对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信念始终未变,终于在退休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7年,87岁高龄的朱良漪先后参与了两个行业会议,10月举行的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是他参加的最后一个大型活动,甚至开刀前几天他还在病房里开会。“仪器信息网”在他去世的悼念专题里这样写道:“他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像一位将军战死在战场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