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莫让直播带货沦为形式主义新“秀场”

时间:2020-06-22 08:42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政府官员亲自“披挂上阵”,让直播带货成为全国“云端”致富的一股新潮流。然而,近日陕西省城固县下发的一份要求“全县干部在县长直播带货活动中最低消费50元”的文件,却给这股潮流来了一记“当头棒喝”——官员直播带货是否会沦为形式主义新“秀场”呢?

直播带货并非新鲜事,仅在2019年淘宝日直播场次就超6万场,直播时长相当于3万3千多场春晚,但是政府官员如此大规模“触”网带货实属罕见。从“正襟危坐”的政府官员到金句频出的“带货小哥”,体现的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创新,更是工作作风的转变。官员直播带货的火爆与其说是人民群众在为自己的消费买单,不如说是他们在为政府官员真抓实干、共克时艰的态度喝彩点赞。

强扭的瓜不甜,强摘的花不香。发展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思维来解决,市场的问题也只能靠市场手段来处理。直播带货归根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公平竞争、质量过硬才是最基本的原则,以行政命令大搞“摊派”看似有“急效”,但这种“揠苗助长式”发展是以“透支”未来市场发展潜力为代价的,实质上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是典型的“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的懒政思维。这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而且容易营造虚假繁荣的表象,误导相关项目和产业盲目跟进、上马,进而蜕变成新一轮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样的“伪创新”只能解决“一时”,不能坐享“一世”,最终极有可能让直播带货这个新生经济增长点沦为形式主义新“秀场”。

胜负之征程,作风见分晓。官员亲自上场直播带货重在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产业支撑直播、以直播辐射产业,助力打造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品牌。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有少数官员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对上哗众取宠展姿态,假装“触”网赶潮流,将直播视作上级要求的“规定动作”,把带货多少看做年底KPI考核的“面子”工程;对下则敷衍塞责有交代,只看重直播带货的“噱头”,将其当做“一次性买卖”,看似热火朝天、风风光光,实则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对己则追名逐利求晋升,眼红他人的“带货力”,妄图不劳而获就实现名利双收,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前不做“功课”,临了就以“权”压人,至于如何完善基建、培育市场、做大做强县域品牌经济这块大“蛋糕”,则选择性“遗忘”,用公权力为个人的不作为“兜”底,拿别人的钱为自己脸上“贴金”,如此“作秀”无异于买椟还珠、本末倒置。

群雁高飞头雁领,头雁振翅雁群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直播带货既有助于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又有助于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因此,各级政府要从自身着手,充分认识“产业是基础,品质是保障,品牌才是竞争力”这个关键点,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劲头,借官员直播带货这股风潮整合固有经济资源,挖掘企业生产经营链条上网络替代的潜力,以严实作风推动其常态化发展,真正让直播带货成为地方发展的“致富桥”“连心桥”。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专责监督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始终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主动“触”网,提高学网用网水平,借助新兴科技手段织牢织密监督网,对直播带货等新事物、新领域保持敏锐洞察力,让形式主义歪风邪气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对新事物、新领域也要保持监督高压态势,督促相关单位压实监管责任,为他们设门槛、划底线、立规矩,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更好地发挥直播带货对于提振产业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的实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直播带货既是大考又是机遇,唯实干方能笃定前行,用汗水才能浇灌收获,肆意以行政命令充当经济活动“指挥棒”,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真抓实干谋出路、求发展,才能实现口碑与效益的双赢。(旌德县纪委监委 冯振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